问题7
怎么看待上名校“潜规则”?
校长1:上名校“潜规则”,是普遍现象。我的朋友想上名校都托关系,走门路,花很多钱才能进入。
校长3:不是有没有“潜规则”的问题,而是你站在哪个角度看的问题。从里往外看感觉像“潜规则”,如果从外向里看,可能还是名校应走向市场,目前半遮半掩,市场化不够。
校长4:老百姓渴望享受优质教育是合情合理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少性,老百姓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享受相对好的教学资源只能托关系、找熟人,于是造成一些社会乱象和所谓的“潜规则”。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大力扶植公办学校,实现优资教育资源公平化。
校长5:什么是潜规则?是指择校费吗?还是中间人收取费用安排学生进入某校收取的巨额收益吗?中间人所谓的“打点费”,我认为那是犯罪行为,是诈骗,如果发现了,公安机关就应该介入。
校长6:择校还是因为想享受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今年西安民办小升初改革,能迈出这一步,释放的信号就是实现教育相对公平。新政策不会一下子改变太多,一步一步,慢慢为择校热降温。
校长7:上名校的潜规则,我认为主要是指两方面,第一,一些学校通过点考、校考、考奥数的方法选拔学生,当学生生源供不应求的时候,只能选择用成绩来选拔学生。普通数学难度系数太低,所以就选择了一种高难度的智力游戏作为选拔学生的依据,这一恶性循环就是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极大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第二,当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时候,社会上必然出现“掮客”,不可避免地出现权力寻租和资源变现,甚至形成灰色利益链条。
校长8:占尽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名校,凭什么“潜规则”?这个“潜规则”是教育腐败,必须割掉“潜规则”这颗毒瘤,还社会一个健康的教育秩序。民办学校要偏重于公益、微利,教育和经济利益扯到一起是注定搞不好的。
校长9:上名校“潜规则”,是普遍现象。
校长10:不仅上名校有“潜规则”,上好一些的公办学校也需要托人。
校长12:这是西安人都知道的秘密,没有潜规则,根本无法进入名校。
校长13:上名校“潜规则”,是普遍现象。
校长15:名校有潜规则,一些好一点的公办学校也有潜规则,打破这种所谓的潜规则,还教学一个好的环境,这才是当下教育部门立即着手办的事。
校长21:这是市场需求,也就是说,家长有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家长被推着走,不跟着走没办法。优质教育资源太少,人才观没有改变,都认为只有上名校才能有出息。
校长22:我认为,义务教育段就不应该存在民办学校。但为什么现在还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是政府投入不够,政府投入不够就会把经济负担转嫁给家长。大家都想上好学校,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投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