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3
公办学校应如何缩短和民校之间的差距?
校长2: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民办管理机制,建立奖勤罚懒制度,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制定名师培养计划,以名师引领学校发展。二是培养名生,善于发现学生特长,不拘一格,实现用名师培养名生。三是学校创造品牌创设特色,成为有特点的学校。
校长4:希望有关部门能真正给校长放权,加快学校建设,深化公办学校改革,使校长能落实自己的办学理念。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校长5:答案很简单,把高新区民办学校的模式照搬过来就行,赋予公办学校的校长和民办一样的权限,既然有好的模式,我们学习就行了。
校长6: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差距在于师资和生源选择。应该允许公办学校进行良性运作,给校长适当放开人事权和财权,给予好的激励机制。学区划分要严格执行,不能想上哪个学校上哪个。
校长7:西安市公办教育弱的主要原因,不能归责于民办教育强,是西安公办教育机制存在严重问题,集中表现为人事管理机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用单纯的行政手段、师德师风教育手段,企图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违背了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常识。
校长8:做任何事情人的因素是首要的,公办教育管理体制解决不了管理人的问题,说再多的话也是白说。
校长10:其实好的公办学校与民校之间基本没有差距,要说差距很大程度是一些所谓的民校夸大其词。
校长11:严格来讲,西安许多民校不属于民办性质,但他们却收着民办学校的高额费用。希望教育部门出手制止。
校长12:有的公办学校历史上还是有名的学校,为什么比不过一些民校?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好老师留住。只有改善了老师生存的环境,好老师才不会被抢走。
校长15:留住好老师好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缩短与民校之间的差距。
校长16:一是提升师资水平,促使老师成育人能手;二是办好家长学校,教家长做合格“家长”。
校长17:民校机制不同,投资不同,管理不同,教师待遇不同,收费不同……在这么多的不同之下,如何缩小所谓的差距?目前,广大公办学校成了所谓的“差”学校,认为公办学校不如民校,试问不如在哪里?
校长18:不仅仅是优质的生源,也不仅仅是先进的办学条件,而是精细化的管理及强有力的措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全体师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样去做。
校长19: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校软实力;在学校管理机制上更宽泛一些,自主一些。
校长21:主要还是看校长的教育理念、行政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现在的名校+教育联合体虽然对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名校的模式并不容易复制,不同学校本身有不同的模式。
校长22:根据教育局的安排,我们小学已被纳入新城区某小学教育集团,实行集团化办学。该小学是新城区最好的小学,性质是民办的。现在我们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来进行管理,他们的执行校长任我们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他们的副校长在我们学校任教导主任,每周到我们学校工作不少于两天。像这样的集团化办学,新城区教育局已经推出了10个。我们是用民办学校来支援公办学校,打破了体制、机制的界线。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