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
当前西安教育的困境问题出在哪儿?
校长1: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城北好点的学校比较少。好学校集中在高新区、雁塔区、新城区、莲湖区,这种不公平的资源分配,造成了城北的孩子往南跑的现象比较严重。
校长2:首先是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越来越高与当前优质教育较少的矛盾,即供需失衡。二是,民办学校扩张较快、独霸教育市场,形成对优质生源的垄断。三是,公办学校因生源质量下滑,高考中考升学率徘徊不前。四是民办学校特权较多,在办学中甚至不按规矩办事。
校长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想追求匹配自身物质条件的教育资源分配。因此,我认为,我们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人们对教育资源自由选择的需要与地域分配计划型教育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正在愈演愈烈。
校长4:首先是近年来民办学校无序扩张,招生规模迅速增长,而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其次民办学校收费核算不公开,办学成本不清,动辄8000、9000元一学期学费是否合理?
校长5:第一,管理体系比较错综复杂,西安基础教育体系的混乱在全国都不多见,有的学校是省管的,有的是市管的,有的是区管的,有的是开发区办的,有的是私企办的。第二,西安目前的教育缺乏整体的顶层设计和统一的规划。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权责交叉着,“管理、办学、评价”并未有效分离。
校长13:学校唯利是图,盲目扩张,不断开办分校,这样一来,恶性循环。名校为了名和利,到处挖老师、抢学生、掐尖子生;家长为了上名校到处托关系找门路、花大价钱;各种补习班依附在学校周边,有的老师不思三尺讲台,到补习学校走穴赚钱;为了在学生身上打主意,房地产开发商也参与进行,学区房、学位房,炒房卖房;有些专门办理名校上学者,竟然公开在网上叫卖指标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
校长14:受过高等教育者的孩子一般都在上西安好的学校,一般工薪阶层只能上一般的学校,而进城务工者的孩子到条件比较差的学校都很难。如今,西安的教育环境,好的资源成为有钱、有权者的集中地,没权无钱的人只能“按原则办事”,严重的不公平。
校长15:一方面老师流动性太大,走留比较随意,往往学校下大力培养了一批教学能手,但被名校挖走。更可气的是,好老师被挖走后,又想办法将好学生带走,每次考试的时候,都有一些学习特别好的学生被名校掐尖。班里的学习尖子转学,对整个班里的学习氛围打击比较大。
校长19: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家长挤破头想上名校;由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体制上、政策上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学校差距越来越大;由于有需求,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或在外办班或在培训机构代课问题。
校长20:公办学校与名校差距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而公办学校在管理体制上又缺乏灵活性,缺乏竞争性和积极性,整体质量很难有实质性提升。
校长22:主要问题是教育发展不均衡。首先,政府应考虑多建新学校,目前新建学校的增长与人口的膨胀不相称,直接建成公办学校最好。其次,是教师编制配置不足。不是人数不够,而是结构性缺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