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师德之重重如山——
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会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然而不时出现的校长带学生开房、教师体罚学生等事件,激起公众对师德问题的强烈关注和深刻反思。提升教师素质,强化师德建设,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道德可以提升,品质也可能堕落。加强师德建设,光凭口号不行,要完善对教师的种种培训措施和警醒惩戒机制。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授课技巧的培训,更要着眼于道德修养的提升,努力使教师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更加重视道德追求。
考核产生压力,压力产生动力。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师德建设,科学考核不能缺位。通过引入奖惩分明、优胜劣汰的机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加强对教师师德表现、培训学时和工作业绩的考核,尤其是在道德方面实施“一票否决”,促使教师自觉提高执教能力和道德水平,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人和领路者。
人民日报:铸师德,靠什么?
铸造美好师德,培养优良师魂,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段时间以来,师德领域出现个别丑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既要看到我国师德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同时,对于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也决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如何以此为戒,严惩教师败类,守住师德“红线”,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本期文教周刊继续关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