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实行5年一注册
记者获悉,2011年教育部在浙江、湖北两省率先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2012年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河北、上海、海南、广西等6省区市。改革试点的内容不仅统一了教师资格考试的标准和考试大纲,同时还提出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需要统一纳入考试范围。此外,这一试点工作还打破了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6省区市参加考试人数28.08万人,通过7.72万人,通过率仅为27.5%。这与改革前各试点省考试70%以上的通过率相比着实下降了不少。这意味着教师资格考试对标准的把握更加严格,提升了教师队伍来源的质量。此外,还有66个区县4706所中小学的18.9万教师申请首次注册,通过率为99.2%,不予注册或暂缓注册了一批不合格教师。
而针对近期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师德不端的行为,教育部也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强调,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教师收礼严重者可开除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表示,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对于这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但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据悉,目前,由教育部组织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已完成,将于教师节后发布,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年底前正式出台。其中明确规定了教师不可触犯的禁行行为,包括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课外有偿补课、节日期间收受学生家长礼物等,都属于触犯师德红线。
对于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直至开除处分。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部门。对教师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者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