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打破终身制实行一票否决 给师德筑一道篱笆墙(6)

2014-09-09 17:18  新华教育

师德规范的落实要立法与监督并重

在欧美一些国家,公立学校教师收受家长、学生的礼物超过一定金额,即可被判定为受贿。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尽管国情不同,但维护师德尊严的理念是一致的。遏制师德乱象应推进立法,把当前的师德禁令具体化,如规定老师收受财物达到多少数额即犯受贿罪,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师德是比法律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得侵害学生权益、不准体罚学生等规定都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里规定的东西,通过行政手段将这些纳入师德规范,实际是对师德的一种“矮化”,应进一步厘清法律和师德规范的关系。

他强调,校园性侵案本质上不是师德问题,是法律问题,是由于司法处理不够导致的。将校园性侵案纳入司法及时、严肃处理,是治理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

殷飞表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坚定信仰,不能以普遍行为、社会风气等借口,降低对自己道德、行为的要求。教育部出台强化师德监管的长效机制,关键在执行。建议引入媒体、家长等社会各界力量,加强对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监督。

既要抓师德建设也要依法保障教师权益

“现在更应该关注教师队伍是不是按照职业属性来建设的问题,不然师德就沦为空泛而谈。”熊丙奇说,当前行政对办学过多干预,设立诸多不合理的考核指标来评价教师,让很多教师被非教学工作任务折腾,产生强烈的职业倦怠感。

熊丙奇认为,师德规范不是技术活,教师的行为规范按准则一板一眼做了,不见得就是合格的教师。师德规范本质是行业规范,应该由教师群体协商制订,共同遵守。而行政部门在学校管理和教师管理中,应依据现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监管。因此,加强师德建设,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办学环境,给教育自主的空间。

多年来,虽然国家大力倡导尊师重教,但仍有一些教师感到根本待遇没有得到保障。熊丙奇指出,我国早在1994年就明确规定,教师待遇不得低于公务员平均水平,但在一些地方这样的规定至今“还没落地”。

在不少专家看来,关注师德问题,更要关注有没有依法治校。比照国外一些国家,我国学校大部分尚未建立独立发挥作用的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也是造成教师责任不清、师生关系异化、家校矛盾突出的根源所在。

“要建设师德,首先要依法保障教师权益,遵照教师职业属性和教育规律来建设教师职业队伍,按照法律规范来保障教师权益,这样教师才会真正珍视并热爱‘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熊丙奇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4对“教师夫妻”的酸甜苦辣 他们给了孩子“双倍爱”

2014-09-09 16:11阅读

手把手教你一眼认出大一新生妹纸 大学生:看醉了

2014-09-09 10:30阅读

高三男生与女同学早恋产下一子 学校称无责任

2014-09-08 10:38阅读

让青春梦想与中国梦一起飞翔

2014-09-07 15:11阅读

出生仅两天的早产儿用双肾让13岁男孩获新生

2014-09-06 10:42阅读

记者调查校园周边小零食 样品糖精钠全部超标

2014-09-05 16:41阅读

2017年起高考将不分文理科 上海浙江先行试点

2014-09-05 09:3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