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27年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何雅玲用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诠释了这沉甸甸的8个字。
何雅玲,“973”首席科学家,多项国家科技发明、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她长期坚持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负责的课程《工程热力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何雅玲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手中教鞭分量虽轻,但肩上担子责任重大。”
“听说热力学很难学,‘焓含含糊糊,熵伤透脑筋’。”提起工程热力学将要开课,西安交通大学学生武桐叫苦不迭。硬着头皮上课,没想到,何雅玲老师授课如和风化雨,很多知识点他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何老师讲解清晰、介绍深入浅出、举例灵活恰当,能充分帮助我们理解。”武桐说,“这学期很多课都建立在《工程热力学》基础上,何老师给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上一门课也许不难,但上好一门课,需要下很多苦功夫。“给学生上课是最重要的事!”何雅玲这样要求自己,已是资深教授的她从不放松备课,就拿《工程热力学》来说,尽管已经讲授多次,但她经常更新讲稿。“一方面纳入上一次讲课的心得体会,同时引入新内容”,何雅玲说,“面对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教师必须对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反复推演,举一反三,成竹在胸。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同学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求知热情。”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何雅玲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自行设计、制作和建立了22种共43台(套)本科生实验台,增加了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台位。她还在全国首次实现了热工实验四级体系,以适应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这些成果被誉为“西安交大的特色”,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