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赵鹏伟的鼓励下摇起了呼啦圈
教学楼窗子没有一块玻璃,课桌椅没有抽屉,学校厕所成危房……面对破烂的乡村学校,80后教师不仅仅是坚守,更是“自救”,大刀阔斧地改变,让学校换新颜,联系山外的人资助贫困生近200人,并成立蓝田县第一个由教师组成的公益组织,去关爱更多的人……
在偏僻山区学校坚守是一种精神,而在坚守中改变山区学校则是一种更伟大的力量!
父亲右手截肢用左手给学生上课
“他家两代七人为乡村教师,他把一个濒临撤并的学校,办成一所山区的示范学校。他让许多乡村学校在社会的帮助下重新焕发生机,让贫困学生得以实现大学梦。”陕西零贰玖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孔斌推荐的这位乡村教师,叫赵鹏伟。
记者昨天来到蓝田县洩湖镇唐沟小学,32岁的赵鹏伟正忙着填写贫困生救助的资料,他既是一级教师,也是校长。
聪明能干的他坚守乡村13年,说起原因时,他讲述了父亲的故事——为了村里的孩子,父亲18岁时成为村里教学点的唯一教师,白天忙教学晚上干农活。他两岁时,由于天黑干活,父亲的右手被农用机械夹断,因伤势过重而截肢。家人万念俱灰时,父亲用左手拿起树枝在地上练习,“我走了,村里的娃咋办?”最终父亲用左手写得一手好字,又走上了热爱的讲台,一直至今。受此影响,中师毕业后,赵鹏伟也当了一名乡村老师。他的叔叔、舅舅、妻子等也是教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