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许多人对这件事情并没有正确认识,就像当年许多人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炮轰高考一样,高考太难,我们考不上!现在大学扩招了,拿着文凭也没工作。更糟糕的是,这种坑爹的大学文凭还不能没有,因为就是应聘文员,也要大学文凭。即使多数人不考公务员了,那些考不进公务员队伍的人,有机会如愿以偿,如果他们的父母不是壕、官,那么他们也会大失所望。因为那时留给他们的,只有“吏”的位置。
可以说,比较合理的待遇是和考录制相伴的必要条件,没有适当的待遇,考录制无法发挥作用。考录制的优越性,不用再赘言了:一般来说,现实之中,实行考录制执行得比较好的地区或部门,也是公务员素质比较高、比较清廉的地区或部门。
读到这里,读者就能理解为什么说公务员的待遇既高也不高了:公务员的待遇与级别挂钩,与个人能力和辛苦程度没有任何必然联系。按同等学历比较,公务员的待遇水平低于和社会从事其他工作的劳动者的待遇水平。按照工作内容比较,公务员的待遇又不算太低。
一般来说,在市场之中,劳动者接受的教育越多,从事的工作越复杂,工作岗位越重要,待遇越好。劳动力再生成本决定的待遇水平和劳动力价值贡献决定的待遇水平是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高学历高素质的劳动力,往往承担比较重要的岗位,工作内容相对重要,获得较高的报酬。
公务员队伍之中,则并不存在这样的关系:待遇好、报酬高的高级工作岗位不见得留给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往往留给裙带党。大量高学历的公务员长期从事简单劳动,晋升无望,难以获得较高级别工作岗位的待遇。评价公务员待遇高与低,就看用哪个标准来衡量:是用劳动力再生成本,还是用劳动的内容。
高素质劳动力长期从事简单劳动,而且无法理顺关系,这是矛盾的核心。
公务员的待遇问题,实际上涉及公务员的考录、选拔、晋升方方面面。在不能保证公务员晋升与能力挂钩的前提下,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大幅度提供公务员待遇,自然难以服众,尤其是许多尸位素餐的酒囊饭袋的例子历历在目的时候。另一方面,如果不能保证最低级的公务员的合理的待遇,最终必然造成严重的逆向淘汰,最终形成“壕、官二代目”领导一大群低素质的“吏”的局面。这是一个两难的局面。
这个事情其实是考录和晋升系统的问题。中国公务员系统,官吏混编,官产生于吏,晋升主观性大,大批无背景的高素质人才难以晋升,长期从事低级劳动,导致待遇不能正确反映高素质人才劳动力再生成本。现在在通货膨胀和削减福利的背景下,这个矛盾浮出水面了。从避免权力垄断的角度看,解决这个问题的要注意,不能用财产作为门槛,把寒门子弟排斥出公务员队伍。
取缔各种不规范的福利之后,许多高素质、低级别的公务员生活困难,萌生退志,是问题的表象。解决问题要从本源入手。各种福利,不过是一种补丁,类似当年的火耗,弊端重重,早就应该取缔。为了留住这些通过考录进来的高素质公务员而恢复这些被取缔的福利,显然不对。正确的解决方向应该既不恢复福利,又避免出现逆向淘汰。
如何让公务员的劳动质量与待遇挂钩,是解决问题的方向。这有两个解决思路:一是待遇与级别摘钩,结合绩效决定工资待遇,这个基本没有可操作性。二是改革目前的考录和晋升系统,削弱一把手的主观意志,限制裙带关系,让高素质人才走上高级别的领导岗位,获得较高的待遇。这个遇到重重阻力。最近的干部任用条例,其实也是漏洞百出,给一把手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
不论怎么说,逆向淘汰已经开始了,亡羊补牢好于视而不见。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