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稳定,收入尚可,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尊敬,一年还有两个长假期……教师这个职业常常被人这样羡慕。但与此同时,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却经常抱怨工作压力大,收入低,没有成就感,对职业发展前景感到迷茫……不少年轻人为此离开了教师队伍。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了北京部分中小学校的年轻教师,了解他们讲台下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困惑和苦恼,并寻找教师行业该怎样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答案。
案例1
两个月前,带着一丝留恋与不舍,王飞辞去了北京某著名中学的教师职位,现在他已成为北京一家辅导机构某教学点的教学主管。之前,他做了3年教师。
“第一年我就想辞职了”
“其实,第一年我就想辞职了。主要原因是我与女朋友两地分居,女朋友在南方老家是公务员,工作稳定,也不想来北京。我不得不每个月至少一次往返于北京和老家之间,这种牛郎织女的生活确实很辛苦。”王飞说,做老师每天披星戴月非常累,自己虽然在名校,但挣得并不多,每个月大部分工资都贡献给铁路和航空了。
王飞还记得,入职第一个星期上完课之后,他一个人跑到后海坐了好久,感到痛苦、迷茫,做老师跟他想象的有很大差别。
“我大学最后一年就是在这所学校实习,当时觉得这所学校的气质、办学理念、环境非常好,和学生相处得也非常融洽。后来带我的老师问我想不想来教书,我没有想太多就答应了。”王飞说自己实习时教的是高中,入职后则来到了初中。
“上第一堂课我就感受到了落差,初中孩子调皮,没有高中学生听话,上课有人说话就要管纪律,结果辛辛苦苦备好的课都没有讲完。我的感觉实习是谈恋爱,工作是结婚。实习是没有责任的,就像在玩儿,但正式工作了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和责任。”
在刚工作的前几个月里,王飞每天都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睡觉,除了备课、批改作业,新老师还有一些繁琐的事务要处理,压力很大,每天都是身心俱疲。“记得刚毕业的那一年,大学同学有时会叫我聚餐,很多时候都没时间去,要去也得提前把所有事务安排好。”
然而,最让王飞感到揪心的是学校的待遇并不高。“我们学校不错,但我每个月也就挣4000多块,平时也无法做兼职,在北京怎么能很好地活下去?过去老师还分房子,现在别说分房了,以后租房住都困难。”去年,王飞和女友结婚了,他们不得不直面生活的压力。在王飞看来,教师的待遇是没法让他在北京立足的,把妻子接过来更是妄想。
“今年,有一位与我关系很好、之前已经辞职去教育机构的老师告诉我,他们那儿正缺人,可以给一个较高的职位,问我有没有兴趣,薪酬要比在学校做老师高很多。我动心了。”王飞说,纠结了多时,他还是决定辞职。
“我非常喜欢这所学校的文化积淀,同事和学生们也都非常好,但我在这儿很难看到自己的出路。如果以后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了,我也许还会回到学校教书。”王飞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