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大学生放平了心态
记者注意到,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的十余年,也是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的十余年。这些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每年就业季都被调侃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人们发现,所谓“史上最难”的记录往往只能保持一年,次年就被打破了。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相对稳定的公务员职位成为高校毕业生一个很重要的就业选择。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不久前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这意味着,2014年高校毕业生将在2013年的基础上增加28万,再创历史新高。
公务员热从一开始就与严峻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最近一份关于报考公务员动机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七成考生因就业压力选择报考公务员。然而,最新数据显示,多数省份公务员报考人数不升反降。
对此,石凯认为,除了公务员职业收益预期微调外,报考人数下降还与多方面客观原因有关。以上海为例,今年报考人数较去年减少了近一万人,其中就有政策原因—报考乡镇公务员职位的,限具有本市户籍,或者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且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积分达到标准分值120分以上的人员—这涉及大量的招录职位。另外,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是很多省份招录人数也大幅减少了。
“在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出现公务员招报人数“双降”的现象,反映了大学生择业观在逐步回归理性。”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说。
竹立家表示,近来公务员的神秘感逐渐被打破,传统的官本位意识在逐渐淡化。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择业时放平了对公务员的“仰视”,开始综合考虑自身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