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网友登山给村小送爱心。(点击图片翻页)
1月10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跟随一支爱心队伍,经过一路颠簸,走过一段陡峭的石板路和一段乡间泥泞的羊肠小道,来到了内江隆昌县天宝村小,揭开一段关于爱和坚守的故事。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学校石墙的一块土黑板上,粉笔抄写的《我的中国心》歌词、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还有几句名言警句是校园里唯一能够看见的“校园文化”。
土黑板旁的一间教室里,传来一阵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朗诵课文的4年级班上的4个学生,是学校人数最少的班级。旧讲台、土黑板、瓦房校舍……这些是隆昌县天宝村小31个孩子和6个老师的真实写照。
14年前,25岁的程诚从父亲手中拿过“接力棒”,成为这里的负责人,并一直坚守到现在,但他担心,怕学校在自己手中“消失”。
青山上的村小 全校5个班6个老师31个孩子
1月10日早上9点,爱心队伍从内江出发,到达天宝村小已是上午11点10分。
天宝村小地处一个山顶上,紧邻一口池塘,学生透过没有玻璃的窗户,能够看到外面的“山山水水”,当然,遇到刮风下雨,“风风雨雨”也能够钻进来。
学校之所以在山上,据说是因为这所学校由当地的一座寺庙演变而来,6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发展至今,学校经历了兴衰更替。
据了解,学生人数最辉煌时有300多人,然而现在,学校“跌入谷底”,仅有4个年级和1个学前班。
按照相关规定,4个年级能够拿到编制的教职工应该有6名,不过,当地相关部门考虑到天宝村小的特殊情况,加大了教师资源的投入,多增加了一个有编制的教师岗位,现在有6名老师,1名后勤。
10日,记者在采访时得知,有位老师请了产假,现在包括学校负责人在内,正常授课的老师有5名。不包括学前班的8个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天宝村小有23个。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