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观点
更看重经验、知识都领先的海归
●于丽娜,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消费品行业业务总监
现在的企业,是基于员工的业绩表现支付薪酬,不是基于潜能支付薪酬。企业已经从仰望海归人才的价值,转变为追求实际体验,即看其能创造多少业绩。
海归具备的优势,通常是知识领先,这种软实力在企业里要转化成生产力,需要适应调整期,在此之后能产生的价值是一种远期价值,企业在短期内看不到,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促使企业不愿付出过高人力成本。多年前,海归回国时单纯靠知识领先就能获得企业青睐,现在已不太可能。目前海归获得的薪酬增长、角色定位,跟前几年相比有落差。因为企业意识到,知识领先不足以解决多数问题。
现阶段,中国有大量企业面临转型的压力,企业试图通过创新打破同质化竞争格局,基于这一现实需求,经验和知识都领先的海归人才会更有价值。所谓经验和知识都领先的海归,是指出国前从事的行业、职能,与回国后想要从事的工作有连贯性,他们出国就读的专业,是定向学习,这类人回国后,既有知识领先,又有之前的相关工作经验,能在短期内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愿意付出更大的代价吸纳这类海归人才。
国内毕业生与海归差距缩小
●顾骏,启德教育市场部高级经理
十年前,很多人认为海归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现在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发现,海归的英语能力也是需要重点考察的。这是因为2000年前后,国内出现了第三次留学浪潮,这批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呈现去精英化和平民化特点。他们生活在相对富裕的家庭,学习成绩处于中上等,希望通过出国留学改变未来的命运,而且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海归群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了精英海归外,还有希望获得更好教育的普通海归,而且这一群体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此外,近年来,国内教育正与国外教育接轨,不断尝试建立私立学校、合作办学、交流学习等新的教育模式,在师资力量的配比和对人才的培养上也有显著提高,这就使国内毕业生和海归的差距越来越小。
有外企的HR坦言,外企需要员工在全外语环境中工作,需要具备外语演讲、沟通、提案能力,但出国并不意味着外语能力都很强,很多海归在面试中,外语甚至不如很多本土毕业生,所以既然出国,就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有利的环境,多加磨炼外语能力,否则会严重影响回国后的工作前景。
海归整体就业竞争力没有大提升
●王剑,前程无忧职场专家
随着出国留学人员数量近年迅速增加,海归的整体就业竞争力并没有很大提升。当然,其中也有在海外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是在出国前曾有3-5年的工作经历的高端留学人才,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海归拥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在竞争中优势很明显,但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学成即归国、甚至在国内从未工作过的留学生与本土求职者相比,并没有很大优势。而部分海归人才职业期望值偏高,职业定位偏差较大,因此往往在求职过程中的挑战性也比较大。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