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比拼
海归人才
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但2000年前后,中国留学生呈现去精英化和平民化特点,一些海归的外语水平也待考察)
●和本土人才相比,海归人才在职业的契约精神以及职业习惯方面的优势相对更明显
●另外,受国外教育和文化的影响以及个人的经历锻炼,他们在适应能力、自主思考和决策能力、创新开拓能力方面的优势也会表现得更明显。
【建议】
★如果不是名校,一定要注重概括性的介绍学校背景、所学课程以及自己的成绩;
★求职过程中,应该关注国内相同经历、学历人员岗位的市场薪酬水平,企业提供薪酬并不因为是否是海归而有所区别;
★强调自身优势的同时,如果是国企或民营企业,可以注重介绍可以为企业带来的“附加”价值,比如国外同行业的市场信息、管理经验、工作模式、工具产品等等;如果是合资或外资企业,建议强调自己在文化多元性方面的优势,侧重介绍自己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和认知。但不要把这些作为你和企业在薪酬待遇上“讨价还价”的筹码。
(胡爽雨,东方慧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慧博研究院院长)
本土人才
本土大学生外语水平整体提高。国内教育正与国外教育接轨,不断尝试建立私立学校、合作办学、交流学习等新的教育模式,这使国内毕业生和海归差距越来越小。
●更熟悉国内环境,文化等软性规则认知度相对较高。
●他们能够比较快地适应职场,人际关系的和谐度更好。
●如果有同行业从业经验也可以快速复制。
●同样专业的学生,国内企业可能更容易判断本土学校毕业的学生所学内容是否与公司业务相符。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