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5年内回国人数将超出国数 最大回国潮遇最难就业年

2014-01-06 10:14  新京报

市民在中国国际教育展上咨询出国留学事宜。未来5年内,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对于新一波海归而言,刚刚过去的2013年并不轻松。当“史上最大回国潮”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年”,他们要做得不仅仅是在与本土毕业生的竞争中“杀出重围”,也得想明白花费不菲的留学生涯给自己带来的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未来的职场之路怎么样才能越走越宽?

5年内回国人数将超出国人数

“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为历史最高值。按照近10年留学回国人员的平均增长率估算,未来5年内,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2013年底,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以下简称报告)做了这样的预测。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回国的人数越来越多并无法阻挡,但《报告》显示,年轻的海归们并没有都变成“海带”(海待)或“海参”(海剩),近九成海归在半年之内找到了工作。结合海归在国外所学的专业以及国内就业热门专业来看,海归所学专业主要以金融、经济、管理、工程学等为主,企业用人需求量大,海归从事的岗位也以销售、市场类和研发类为主。

2013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了春、秋两季留学英才招聘会,帮助海归就业。中心主任白章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留学生的“新回国潮”已经到来,他们将和本土学生一同竞争就业岗位。

在白章德看来,“洋学历”不一定能加分,相反,海归要面临对本土就业市场不熟悉、缺乏本土实习经验等问题,“回国对他们而言,可能是另一次文化冲撞。”

新海归需“心态归零、厚积薄发”

“整体素质不错,适应性较差,想问题老是停留在西方管理的角度,自我优越感很强,不能放低自己”,说起对海归的印象,某国企人力资源高级经理卞先生这样评价。几年前,卞先生曾亲自招过几个海归,发现“他们回到国内眼光都比较高,对企业寄予很高的期望,一旦工作后发现实际跟理想差距很大,对他们而言是极大的打击。”今年,如果卞先生去海归招聘会现场看一看,他的看法或许会有所改观。

对新一波的海归求职者而言,他们正在努力“放低身段”“调整心态”,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于2013年11月举办的2013秋季留学英才招聘会上,求职海归表达了类似想法,“期望月薪在6000-8000左右”、“因为在国外没有工作经验,应聘的都是助理岗位”。

而《报告》也显示,半数以上“海归”就业职位以基层岗位为主,基层岗位占57.8%,中层岗位占27.4%,高层岗位仅占6.3%。不过,多数“海归”认为自己的岗位在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

启德留学专家分析,很多海归会给用人单位留下自我定位过高、期望值过高的印象,而用人单位则希望海归从基层岗位开始锻炼,所以希望刚回到国内的海归在求职时,更加理性。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海归独到的思维、开阔的眼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慢慢体现出优势,很自然会成为骨干或进入管理岗位,“心态归零、厚积薄发”。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教育生态:或将改变

2014-01-06 09:22阅读

最帅高数老师何许人也?男女学生“通杀”网友:不挂科组团听课

2014-01-05 10:28阅读

美女博士实验照走红海量私照曝光 征男友回家过年

2014-01-04 08:46阅读

西安市启智学校师生欢庆元旦

2014-01-03 17:03阅读

年终策划:围观2013那些“高大上”的校园创意

2014-01-02 17:17阅读

海归组团求职很纠结:起薪和国内毕业生一样

2014-01-02 08:13阅读

外地都有油条哥 西安也应该倡导

2013-12-31 18: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