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不觉得海归求职有优势
●冯实,2001年初中毕业后赴新西兰读书,大学攻读会计专业,2008年移民新西兰。在新西兰工作四年后回国就业,在马士基集团担任会计,目前在民生银行工作。
我16岁初中毕业后就去新西兰念书了,在2012年回国前我在新西兰共呆了11年。当年和我一同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大多都移民了。但因为新西兰人少,行业市场也不够活跃,如今他们陆续也回到了国内。
去年回国后,我也像众多求职者一样,在招聘网站上投简历找工作。当时并没有觉得自己比其他求职者有什么优势,但也不是特别艰难。而且进入马士基工作后,我也没觉得外企就更加青睐留学生。外资企业来中国开公司,也需要适应中国的市场,所以会招聘很多中国的高校毕业生。当时跟我一同应聘的求职者,公司只招了两名留学生。
当然,留学经历对我来讲还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自己出国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西方的自由精神、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这为我后来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回国工作后,我觉得对我较大的冲击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工作环境中。在国内工作的同事非常注重礼节,考虑事情也更周到。我认为对于那些出国留学后在国外工作了一段时间再回国就业的人来讲,对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变化是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的。
给留学生的建议:坦白讲,我不认为现在的留学生在就业方面有优势,有能力进入世界名校的学生可能在就业上会高人一筹,但出国读野鸡大学的也大有人在,能否找到好工作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对那些留学毕业后直接回国工作的学生,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放平心态,放低身段。在你没有工作经验的时候,千万不能自以为是。
2013年 12月
海投,海投,还在海投
●徐燕,2012年国内大学本科毕业后赴英读全球化与传播专业,目前正在求职
2012年去英国留学时,我是满怀憧憬希望毕业后能留在那边的。据我了解,现在留英学生有20万英镑就可以投资移民,但我的父母并不支持我留在英国,所以2013年12月我开始在国内找工作。
刚到北京,我就投了十几份简历,都石沉大海。后来我继续海投,只要专业和岗位对口就投简历。慢慢地,我接到了一些公司的面试通知,不过都是小公司,也不能解决北京户口,所以都没去。
有一次参加中国联通的面试,当时是9个人的群面,其中有三个是北大、人大、北邮的硕士,还有三个是留学生,剩下三个人来自普通院校。在那场面试中,只有北大的硕士和三个留学生比较活跃,表现力比较强。我觉得留学生在表达、表现能力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给留学生的建议:留学生在求职方面并没有特别优势,这也跟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类型有关系,留学生最好放低身段。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