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午“课程改革 STEM教育”论坛上,西安高新国际学校、西安高新一小、西安高新二小、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西安远东第一小学及西安新知小学等六所学校校长,分别就各自学校的课程改革做了主旨发言。其中,高新一小校长刘英明提到学校自2007年创新研发“网络环境下作文早起步”校本课程,让一年级新生借助键盘进行作文训练,到如今 60%的学生写有小说,创作最多的已有7部作品,字数达14万,最小的小说作者年仅7岁。身穿中国风服饰的西安新知小学校长刘岚介绍,学校从环境布置到课程建设都融入了“中国风”元素。音乐课上唱诗、舞诗,体育课里学武术,美术课多了画诗、图配诗的内容,就连数学课也从回文诗里看出了不一样的轴对称图形。
对于6所小学的课程体系构建内容,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涛表示,西安的这几所学校将国家的教育理念变成了现实的课程体系,不但在满足学生兴趣方面有创新点,而且对教材体现了整合的概念,并实行长短课程,满足了不同课程的需要。教育学博士、教育部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基础教育教研室主任曹宝龙表示,这些学校在课程结构的改革、基础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类课程的建设上,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有自己独特的操作方式,成果也是非常丰硕,特色鲜明。而且根据小学生的基本特点来设置课程、进行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非常值得肯定。(记者 刘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