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实地查看 还可询问老学员了解再报名
第三,核查师资力量,注重信用信誉。培训教师均应具备教师资格证或相关资格证书等,家长和孩子应实地查看教室、教学设备、师资规模配备情况,对宣传“外教”、“一对一”培训的培训机构,要重点核实教师资质和教学水平。除实地查看外,家长和学生还可通过问询老学员、让孩子试听课程、借阅课程资料等方式,广泛了解培训机构的培训目标、课程设置、收费项目标准、教学质量和信用信誉等情况后,再办理报名手续。
第四,签订书面合同,拒绝霸王条款。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切莫轻信培训班的口头承诺,一定要签订书面合同。签订合同前要将其培训项目、教学时间、报名费、资料费、师资情况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内容进行仔细阅读,特别是有关消费者权益方面条款,应格外留意,如果发现有限制消费者权利或免除、减轻经营者责任的条款,要拒绝签订合同。要慎重签订时间较长的合同,不要仅凭商家赠送或降低课时费等促销手段,就轻易签订超过一年以上的长期合同。
注意保存机构派发的招生简章宣传单
第五,注意保留凭证,依法维护权益。教育培训消费应该注意索要消费凭证,并注意查看收费单据是否是有效凭证,凭证上收费单位与实际办学单位是否相符,注意收集和保存培训机构派发的招生简章、宣传单等,一旦发生纠纷可以作为维权的证据,防止遭遇“黑”补习班。出现消费纠纷后,应及时向当地消费者维权组织及教育主管部门投诉,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 雷婧 通讯员 谢 静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