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怎样选择正规机构?怎样避开消费陷阱?4月17日,陕西省消协发布教育培训消费提示。
近年来,名目繁多的培训班广告让学生家长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非学历教育培训消费已成为消费热点。由于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教育培训消费纠纷时有出现,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记者从西安市教育局获悉,目前西安市(含西咸新区)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共有761家,在其官网已公布了机构名称、地址、办学许可证号、办学内容和联系电话,以及各个区的监督电话。
看办学资质 看是否公示两证
为帮助消费者正确选择培训服务机构,提高消费自我保护意识,陕西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教育培训消费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查看办学资质,选择正规机构。正规的培训机构,具备两证,要具备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或者民政部门办法的民办非企业登记证),尤其要看清许可证上明示的办学地点、办学范围等内容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是否在有效期内。要选择合法办学、年检合格、口碑较好、长期从事培训工作的培训机构。两证必须在显著位置公示。
其次,甄别宣传广告,谨防消费陷阱。有些培训班为了招揽生源,肆意夸大培训效果和师资力量,“名校名师”、“高通过率”、“不过包退”等宣传标语铺天盖地,极易误导消费者。有些培训机构还通过开设短期、低价的培训课程来吸引消费者报名,但随后的教学培训活动却与之前宣传内容不符,所以消费者一定要仔细甄别,切不可被虚假宣传误导。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