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平台“几何级”提升实战能力
西安交大机械学院学生徐佳宇最近正在疯狂地“鼓捣”打地鼠机。普通的机器一般用弹簧制作,徐佳宇则打算通过气缸,用流体传动来达到更好的游戏体验。这是他参加CDIO所选择的实践项目,从构思、设计、实现到运作,全部由他和团队自主完成。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这一模式贯穿产品研发到运行的整个周期,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2010年,CDIO在西安交大机械学院全面推开。如今已成为该院千余名本科生的必修课。“以前学生做项目,从选题开始就需要手把手、一步步教。现在,完全是目标驱动,教师只需要引导和把关,中间的过程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西安交大机械学院副院长段玉岗介绍,实施CDIO以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更强,动手能力也更加突出。
从去年开始,CDIO教育又多了一个新平台:机电一体创新实践平台。2015年,西安交大优化利用校内空间和仪器设备资源,投入3800万元,启动建设机电一体、智能电气、能源化工、生命医学等8大学科交叉级创新实践平台,支持学生开展跨学科专业创新实践。
这8个平台,每个都有两三个特色项目。平台设立首席工程师,配备导师队伍,定期发布研究课题,开展行业企业动态讲座,吸引学生参与创新研究。
以“机电一体”平台为例,该平台设计了机器人、汽车方程式、涡喷发动机3大主体项目。“这3个项目,涉及机电相关专业的几乎全部基础知识,着重产品的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具有很强的创新挑战性。”段玉岗说,平台的项目设计由学院教授委员会讨论通过,11名教授、首席工程师、实验员组成指导小组。
“目前的人才分两类:一类是‘单点突破型’,在某点的专业上能深入到别人达不到的领域;另一类是‘航空母舰型’,具备广阔的张力和广度。”郑庆华认为,这两种人才都重要,但后一种更为我国所“急缺”。
郑庆华以“机电一体化”智能车平台为例说,现实中,汽车已远远超越了一个专业所能解决的问题,我国大学专业划分细致,使学生在“点”上具备较强能力,却缺乏“面”上的集成性,系统性。
“设计这8个平台,就是想创造‘集大成、得智慧’的氛围”。智能车平台,联动了至少5个学院学生参与。“他们在这里既能获得跨专业的系统分析、设计能力,又能锻炼系统的集成、开发能力,获得我们经常所说的‘工程领导力’。”郑庆华说。
这样的平台对创新、动手及团队作战能力的提升堪称是“几何级”的。仅近3年来,该校机械学院学子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已达77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