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通俗考题
四川师范大学 巴蜀移民文化研究选修课考题:
方言“瓜娃子”竟源自《西游记》
“‘瓜娃子’从小听到大,咋个来的还真不晓得。”当记者问及是否知晓方言“瓜娃子”的来历,川师大学生刘扬迟疑地摇了摇头。近日,这道题出现在了川师大选修课《巴蜀移民文化研究》的期末考试上,考倒不少同学。
出题教师黄尚军告诉记者,该题的答案在他著作的《四川方言与民俗》一书中,在课堂上他也跟学生讲了很多四川方言词语的由来。“‘瓜娃子’这一方言词语,实际上源于《西游记》中‘刘全进瓜’的神话故事。”他向记者介绍,这个故事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故四川人把“傻瓜”称为“刘全进”,而有的地方“全、前”不分,读为“刘前进”。该校大三学生矫健东是哈尔滨人,面对这样一道“考手艺”的神题,他直言只能靠蒙,“到四川来读书,自然想多了解巴蜀的风土人情。真没想到一句方言,竟然来自四大名著,也算长见识了。”
最高大上考题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人物形象设计系 大二期末考题:
复制高校版武媚娘
艳红袍,高发髻、土豪金簪插满头……成职院人物形象设计系大二学生陈箐的期末“试卷”一发布在网络上,立刻被广大网友围观。这份答卷源自该系今年的考题:做一个古装造型。陈箐历时4小时,花费380元复制的高校版武媚娘造型,被网友怒赞“酷炫吊炸天”。
最近《武媚娘传奇》热播,爱美的陈箐自然成为此剧的铁粉。考期将近,她灵光一现,找到一张武媚娘重返后宫、势力大增时的剧照,作为考试的原型。对比剧照的装束,陈箐花了300多元选了一套与之相似的红色唐代女装,紧接着又去市场上花了80多元钱,淘了一套金色的配饰,再花钱淘到一个发髻、假发包。历时4小时后,一个妆容精致、强势大气的唐风美女出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