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被誉为是我国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它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艰难的历程。近日,西安近200名“95后”大学生排演了大型合唱交响音乐会《长征组歌》,把红色文化基因融入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据悉,学生们排演的《长征组歌》将于1月19日在西安人民剧院公益演出。
对长征精神做最生动的诠释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随着《红军不怕远征难》、《四渡赤水》这些耳熟能详的歌声响起,一台特殊情感的交响合唱音乐会拉开帷幕。《告别》、《突破封锁线》、《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大会师》等经典歌曲将观众带回到80年前那段烽火岁月。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交响乐团近200名“95后”在校大学生,在校内演出了大型合唱交响音乐会《长征组歌》,近2000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
半部电台起家,长征路上办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作为中国高校中仅有的少数几所具有红色文化基因的重点大学,延伸着中国大学中最长的红色根系。说到这次的重排,记者了解到,《长征组歌》演出可谓是西电的一项传家宝,50年前就排演过。这次,他们用这样的艺术方式来传承长征精神,是对长征精神最具体、最生动的诠释。
排演《长征组歌》感受红色历史
据悉,排演《长征组歌》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合唱团成员鲍天远说,“我们每天都是从晚上9点练到11点!少了谁都不行,所以大家都要适度地‘牺牲’个人时间。一遍遍地抠曲子、背谱子,每次下来都是汗流浃背、腰酸腿疼。”合唱团成员杨子江坦言,自己以前对长征没有太多的了解,“感觉离我们很遥远。但是,通过这次的排演,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和勇敢顽强的意志。”交响乐团二胡首席巫梦笛说,“我一点也不觉得辛苦,我感觉自己已经融入到了长征途中,感受到了那些在长征路上办学的先辈的奋斗历程。”
据悉,他们此次排演《长征组歌》只是一个起点,今后还将陆续打造《红旗颂》、《长征路上办学》、《永不消失的电波》等一批弘扬主旋律、高品位的高雅文化精品,将红色文化基因之“历史母体”融入校园文化的“现实土壤”。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