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随时可以转弯
——某高校青年教师小罗
退学不是什么大事,就和去餐厅吃饭一样,对不满意的餐厅,你可以选择投诉,当然也可以选择拂袖而去。这所大学不是你的,你无法改变它,但是时间是你的,你可以改变自己。只要还走得动,人生任何时候都可以转弯。Z同学,在这一点上,我赞成你的选择。
只是打算转去哪里,你想清楚了吗?在这封信里,我没有找到答案。我见过一些心气才气都很高的学生,他们同你一样拒绝平庸,鄙视无能,锐利得像一把刚开封的刀。不过他们是成功的,因为他们有着为学所需要的开放而严谨的态度。他们可以毫不惶恐地给教授写信,探讨问题甚至指出教授的错误,也可以毫无懊恼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批评和珍贵意见;他们喜欢大胆地观察社会查探真相,却在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小心严谨;他们通过网络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不会让自己囿于一城一校。在考虑清楚自己的真正目标之后,或许这些同学的做法可供你借鉴。
不如变挑战为机遇
——上海理工大学教师
看完Z同学的信,我心里有个感触:可气之人自有可贵之处。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同学倒是也体验过当老师的不易,只不过他将之归结为“聪明老师教笨小孩”。最大的好在于,他对一个“老师”还是认可的,那就是书籍,书籍不仅就是老师,而且很多书籍本身也是由教师或是曾做过教师的人写的。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已经颇有成就的学生来给以前的恩师、一位名校老教授做寿,感谢他当初课上得糟糕——老先生学问不错,上课却差强人意,学生们听不大明白,很急,花了更多的精力对付这门课,反而学得更好了。
不如变挑战为机会吧。有的时候问题不在于是不是存在无能的老师,就如同我们可以大大讨论一下是不是存在“笨学生”一样,而是在于这个学生的心态和视角。特定的心态和视角下,就会看到无能的老师,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就会看到无能的领导,还有俗不可耐的同学、庸庸碌碌的同事……我不想对Z进行世俗化的教化,就个人而言,非常欣赏这样有想法、有个性、有才华的学生。社会现在更宽容和多元了,坚持自己的价值和学术理想,真正沉下去,会有所成就的。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