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幼小衔接课题入训
10月10日,澎湃新闻曾报道上海市虹口区在培养校(园)级领导方面“先行先试”,建立首批12个校(园)长书记实训基地已经建立,18名学员跨学段走马上任。
在这批学员中,到不同学校担任校(园)长助理的就有12名,实训时间为2年,基本为全脱产实训。
吴佳瑛正是首批18名学员之一。她是星贝幼儿园的教研组长,已有23年的幼儿园从教经验,经选拔、评议和网上公示,由教育局党工委任命为广灵路小学“行政班子”成员之一,带教她的是上海市小学特级校长孙爱军。
“跟其他从初中到高中或者从高中到高中的学员相比,我的挑战难度非常之大,因为幼儿园和小学是完全不同的体系,如此之大的跨学段实训,且从事小学行政管理工作,这在以前,很少有幼儿园老师能有机会接触到小学的课程。”吴佳瑛说。
吴佳瑛表示,“因此校长给我量身定做了一套实训模式,对我的指导可以说是全开放的,比如我是带着研究幼小衔接课题入训的,校长便允许我深入一年级,可任意去旁听任何老师的课,也可随便和老师沟通交流。”
作为幼儿园教师,吴佳瑛无法给一年级孩子上课。不过,孙爱军给吴佳瑛安排了体育活动课,每周上两节,让她能够了解二、三年级等大年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衔接课程?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课题,我会把两年实训的经验总结下来,写成报告,与更多的幼儿园、小学教师一起交流。”吴佳瑛说。
孩子上小学家长很重要
孩子习惯、能力的养成来自哪里呢?
吴佳瑛的答案是,家庭教育占65%,学校教育占35%。
她告诉记者,她还有一个课题是研究孩子进入小学后家长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现在很多家长听了‘零起点’后,真的是完全‘零起点’了,入学时就对老师说‘老师,我孩子什么都没学过哦,我孩子就交给你啦!’完全当甩手掌柜,把孩子完全推给学校。”
她指出,还有一类家长则是行为上“零起点”,心态上并没“零起点”。比如有些“零起点”孩子的家长接孩子时会问“这次练习你得了几分啊?”孩子说90分,家长会指责“怎么才考了这点啊,有没有小朋友考100分的?”小朋友说“有的”,还说“有的同学没考好哭了”,家长还会脱口而出“那你怎么没有哭啊?”
“其实这些家长应该认识到,自己知识‘零起点’的孩子能考到这么好,与非‘零起点’的孩子相差无几,应该是值得鼓励、表扬的。”
另据虹口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据潘惠琴透露,2018年,虹口区将有近20位园长相继退休,在园级干部青黄不接的背景下,2015年第二期校(园)长、书记实践培训基地项目将重点培养至少20名的园长,制定长达3年、包括跨学段实训在内的专项培养计划,储备后备人才。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