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11月,宋阿姨交了5万8千元给一家留学机构,并且得到承诺如果申请季结束时,没有任何一家美国排名前50的学校录取宋阿姨的孩子,那么机构返还给她50%的申请费用。但直到2014年的5月,所有美国大学offer发放完毕时,宋阿姨的孩子拿到的最好的offer是一所排名70多名的学校,严格意义上讲,机构构成违约,需要赔付50%的申请费。
但此时这家机构开始玩起拖延战术,而宋阿姨则忙着给自己孩子做赴美留学的行前准备,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上这所70多名的学校,不然就要再等一年的时间。但直到孩子已经飞到了美国开始新了大学生活,这笔退款仍然没有打到账上。
宋阿姨到机构去理论,咨询顾问则跟她玩起文字游戏。关键点便在这个申请季三个字上。如何定义申请季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根本没有一个靠谱的依据。美国大学最晚到6月还在发放2014秋季入学的offer。而协议上规定在申请季结束后6个月内返还退款,则理论上要等到2014年的12月才能拿到退款。
这一理论解释彻底激怒了宋阿姨和其他几名同样情况的家长。在几番理论和施压下,机构最终于2014年12月10日将退款打到了家长的账户上。然而这距离宋阿姨将5万8千元现金交给这家机构已经过去一年的时间。
回顾事件的整个过程,宋阿姨发现自己可能应证了坊间的传言,既有些留学中介机构以超低的门槛接纳顾客并且许诺一个不太实际的结果收取高额申请费。但拿到钱之后就拿去做资金池做投资,而孩子的申请根本就不用心去做。
以宋阿姨孩子的托福和SAT成绩,本来就符合大多数排名前50学校的要求,但咨询顾问依然承诺她可以申请到,并且很慷慨地阐明了退款政策,而当时家长根本就想不到机构的真实目的。宋阿姨把他的疑虑在当地的一个留学家长群里提出来了,结果发现很多人也碰见了同样的情况。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