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挖掘
一两门特色项目
开体育特色课程
面对体育课时有限、体锻课容易“有名无实”的现实,有家长提议,能否将体锻课或其他大课间活动时间,设置为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类似于目前的学生社团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自主选择自主参加一个体育兴趣小组,基础项目的兴趣组可以由学校发起开展,其他项目则由学生向学校申请开展。”家长卢先生建议,学校可按照各小组的人数和场地设施进行调控把关,具体管理交给学生,定时可举行一些赛事激发参与的积极性。
除了普及体育兴趣和基础技能,多位受访者还提出,应鼓励各校都根据自身的师资和场地等实际情况,开发一到两门作为特色项目大力开展。“各校在各个项目上全面开花目前是不现实的,但可以挖掘学校的某一优势资源来开展特色项目,如拥有专业足球师资的学校在组建足球队的同时,在课内加入足球特色课程;击剑队有传统优势的学校,可在课内普及击剑基础,等等。”一位资深体育评论员提议。
对此,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一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已有一些好经验:如作为国家级游泳传统项目学校的广州一中。该校的体育课时是按照泳季来安排的,有两个课程表。其中5-7月、9-10月两个时间段会开设游泳必修课程,在全校普及游泳项目。
据介绍,一中还通过聘请外教的形式,与体校合作。加上21名体育教师,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分项教学的需求。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