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幼儿教师如何提问更有效 让提问成幼儿爱吃的"菜"(4)

2014-11-02 16:13  中国教育报

把握领域特点有效进行提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

五大领域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把数学活动上成语言活动,就会失去其数理逻辑特点,把语言活动上成数学活动则失去其想象的美感。幼儿园五大领域各有其独特性,教师首先要把握领域特点才可能有效设计提问。

下面以经典绘本《拔萝卜》为例,说明如何把握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特点,围绕领域目标,进行有效提问。

以语言领域为重点的教学,可以讲述《拔萝卜》的故事,并紧紧围绕故事的六大要素进行设问。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封闭性问题,考查幼儿的记忆力,一般可以提问班级中能力稍差的孩子。故事的名字是故事主题的高度概括,如《拔萝卜》既说明了故事的主角,也说明了主角所做的事情。这样的名称一笔点题,对理解故事内容起着助推作用。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问题带有不确定性,有的故事里明确说明具体时间,如早上、下午、晚上,也可能是某个季节;有的故事则需要通过观察画图才可以发现,如青青草地百花盛开是春天,白雪皑皑是冬天等;有的则不需要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可视对理解故事内容是否有作用,确定提或者不提这个问题。

“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通常是封闭性问题,考查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也有的故事需要读者根据故事给出的信息、线索去判断,可视问题答案对理解故事的重要程度,可提可不提的问题。

“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封闭性问题,在配有图画或者课件的学习中,此类问题主要考查幼儿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只要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的幼儿一般都能够完整回答。这是故事的角色,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明确故事的角色对理解故事内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问的方式可有所不同,如可以问“谁去拔萝卜了”,但必须要让幼儿明确故事的角色及角色的主要活动。

“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事情?”——问题较为笼统、开放,需要一定的概括、归纳能力,可以请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这个问题是整个活动的重点,活动的难点往往也在此环节出现。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将其分解成一个个更加具体的问题,从而启发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如可以根据故事内容进一步设问:“老公公拔萝卜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想到了什么办法克服困难?”

“故事结果怎样了?”——问题较为开放,需要完整欣赏故事后回答,考查幼儿的注意力。根据故事的具体内容,问题要具体、有针对性,如:“老公公拔下大萝卜了吗?为什么能拔下萝卜?”

以科学教育为重点的教学可围绕“萝卜长得什么样、萝卜有什么用?”等特征及作用进行设问,重在对萝卜的特征、作用的认识与讨论。

以数的知识学习为重点内容的设问则应围绕“几个小姑娘来帮老公公拔萝卜,几只小狗、几只小猫、几只小老鼠来帮老公公拔萝卜?”等数量关系进行设问,重在启发引导幼儿理解数量关系。

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教学要围绕“老公公和他的伙伴们是怎样拔萝卜的?”进行设问,重在“拔”这一动作要领的练习与掌握,可组织幼儿扮演角色,进行拔河比赛。

社会领域的情感教育则要侧重于“老公公遇到困难时,他是怎么做的?”“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怎样做?”等情感方面的问题,重在情感教育。

还可以设计成艺术领域的教育,如“想一想,可以配上什么音乐表演拔萝卜?”等问题,启发幼儿用绘画、表演等不同的方式表现“拔萝卜”活动,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实际教学中,还应注意根据各领域内在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设问,启发幼儿深入思考,引导幼儿不断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杨会芝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教工幼儿园)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交换空间”校园版:男女生互装点超萌寝室

2014-11-01 12:03阅读

陕西省召开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试点工作专题会

2014-11-01 00:00阅读

2015年美术高考分数线或提高30-50分

2014-10-31 12:06阅读

西安文理学院开展多项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2014-10-30 15:01阅读

小学开办“四点半”社团 一改学生“放羊”状态

2014-10-29 17:03阅读

西安市多措并举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

2014-10-28 16:0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