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同
做精产品、合理选址,移动互联改进食客体验
伏牛堂产品以湖南常德米粉为主打,配有擂茶、豆奶等饮料;黄太吉传统美食则在煎饼、油条、豆浆为主打品种的情况下,开发了卷饼、红油抄手、绿豆汤等。从优质选材到顾客口感再到互动分享,他们试图提供一种全新体验。
然而,食品之外,影响小吃店发展最大的则是房租。伏牛堂第一家店,记者七拐八拐才找到。“选址时,基本上把北京的写字楼转了个遍,就10多万的启动资金,店太难找。”
然而,伴随着《我硕士毕业为什么买米粉?》一文在微信朋友圈的广泛传播,伏牛堂火了!每到饭点,都有一二十人在排队……火起来的生意也带来烦恼。伏牛堂当前的生产能力跟不上猛增的顾客,有几天米粉质量下降不少,引发顾客不满。对此情形,张天一决定限额供应:“我们每天也就能做150碗左右的米粉,多了,就很难保证质量。再算了算成本,每天卖出150碗,够维持运转了。”
黄太吉的第一家店只有20多平方米,现已成为黄太吉旗下外送品牌来得吉的门店。赫畅告诉记者:“做餐饮最大的成本就在房租这块。刚开业时,还得腾出后厨位置,店面位置略偏僻,但好处是在国贸周边,客流量有保障。”
如何让更多的人知晓呢?“靠移动互联网这个抓手。”赫畅说。给一位律师客户送外卖时,律师看赫畅开着豪车送煎饼,便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引来不少点赞和顾客。时下,赫畅通过微信和微博不仅传递着黄太吉的产品信息,同时把生活中的点滴也分享了。更为新鲜的是,食客还可以通过微博和微信随时投诉。赫畅说:“凡是有实质依据的投诉内容,我都会当即转发给店长及时妥处。”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