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大一新生带近百双袜子报到 不买就没有安全感

2014-09-04 18:29  东北新闻网

“心理医生吗?我是大一新生,开学前咋总想买袜子,各式各样的,总觉得不够,现在足有上百双。请问,我是得了心理疾病吗?”新学期伊始,来自高校新生的各种心理咨询中,这条稚气十足的咨询信息,引起了沈阳市精卫中心心理专家刘长辉的留意。

这名新生来自辽西。开学前,连袜子都不会洗的他陷入焦虑中:尽管经打听高校有洗衣机,但总不至于连袜子都往洗衣机里扔吧?最重要的是,自尊心极强的他害怕受到其他同学嘲笑,心想,干脆多买几双袜子以备不时之需。念头萌生后,他开始赴超市、商场购买袜子:长的短的,薄的厚的……最后,他赶到学校报到后,辅导员发现他的大小行李箱中都塞满了袜子,总数近百双。

“他时刻有买袜子的冲动,不然就没有安全感。”刘长辉告诉记者,每年新生入学前后,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大学新生有增无减。军训、洗衣服,成为在大一刚入学的一个月里,引发心理问题最多的两大导火索。

“表面上看是日常生活能力的缺失,但实际上,这样的孩子心存自卑,凡事追求完美,过于注重别人的评价,实质上是心理不够成熟。”刘长辉分析说,面对如此敏感的孩子,关键在于引导而非训斥。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微博],面对这种情况不用大惊小怪,更不用上升到“高分低能”这样的层面。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制约,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升入大学前缺乏生活能力是普遍现象,这些学生可能不会做家务,不知道独自生活的艰辛,但我们对他们要宽容、理解,而不能一棒子打死。

不过他认为,出现带着近百双袜子上学这样的事情,也应该引起教育界的反思:学校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欠缺;现在的中国家长普遍没有“挫败教育”和“苦难教育”的概念,他们把对孩子的期望聚焦在分数上,把关爱更多放在物质上,而事实上,孩子内心的强大和能够独立思考、生活,应该是父母能送给孩子的最好也最有用的礼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雁塔区教育局全面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

2014-09-04 18:01阅读

陕西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场会在西安召开

2014-09-03 18:55阅读

西安市8月好人榜出炉

2014-09-01 16:17阅读

志愿者入居民家中讲解文明小细节

2014-08-29 19:38阅读

北师大教授走失追踪:逛校园找记忆 希望能再回讲台

2014-08-27 17:34阅读

3个小伙辞别国企卖虾饼:趁年轻攒些不一样经历

2014-08-26 17:34阅读

三学生暑期打工薪资迟迟不到 公司称非故意克扣

2014-08-26 12: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