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复旦青年教师薪酬拟并轨 消海归本土人才收入差

2014-05-22 11:04  文汇报

在国内高校的师资梯队中,“海归”和“土鳖”的收入差异是一个敏感话题。很多时候,一纸博士学位证书的“产地”是国外大学还是国内大学,直接决定了一位年轻学者在高校的起薪和起点。在复旦大学,青年教师队伍中这种“区别对待”的现象,即将终结。

复旦大学第48届校庆科学报告会上,校长杨玉良称,复旦将对青年教师中的海归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实行薪酬体系并轨。

实行薪酬并轨时机已经成熟

一所大学的好坏、成败,最关键的是师资力量。杨玉良认为,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大学一开始给一部分海外年轻学者比较高的收入待遇、吸引他们归国工作,这完全是必要的。但对大学来说,最终还是应该要构建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系统。在杨玉良看来,现在,“并轨的时机已经成熟”,复旦大学将为此进行一段时间的准备,平稳地完成此项工作。

以收入分配的杠杆提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复旦大学近年来屡有实质性举措出台。2012年,复旦为青年教师提高了岗位津贴。在大学,教师的收入一般由职务工资和岗位津贴构成,部分高校对教师发放课时补贴和科研补贴。在这一轮的津贴发放过程中,复旦越是年轻、收入越低的教师,岗位津贴的提高幅度越大。根据杨玉良的调查,收入最低的青年教职员工,通过这次津贴调整,收入增加了106%。

从去年开始,复旦又为每一位新进青年教师提供职业生涯的“第一桶金”。不管是哪个教研组,不管是从事教学还是科研,年轻教师受聘复旦后都将获得学校发放的启动资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据杨玉良介绍,复旦目前已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构建了一个人才成长阶梯——卓越人才计划,激励学校中青年教师潜心学术,取得国内领先或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针对教师的不同层次,这个计划还细分为三个台阶,分别是卓学、卓识、卓越。青年教师进校后获得项目启动资金,申请“卓学计划”可能就是其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进阶。根据复旦大学的规定,进入人才计划的学者将获得津贴以及一揽子的学术支持。

潜心学术者可能迎来增收机遇

尽管如此,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整体待遇仍然不尽如人意。就在此次科学报告会上,受邀做演讲的中文系教授戴从容在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治学感受时,也不无揶揄之意地说,她之所以能心无旁骛地做学问,可能和自己是女性有关,“我不用像学校里很多的男老师那样为养家糊口操心”。对于学校教师,尤其是文科男青年教师的境况,戴从容用了“同情”两字。她说,“如果有可能还是应该提高工资,让他们真能做到心无旁骛。”

眼下,对复旦的青年教师来说,即将启动的海外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薪酬并轨制,或许就不像过去的那几次政策那样普发“红利”。

“并轨模式很可能带来新一轮挑战,本土人才有科研潜力的,完全有机会增收,而海归教师在工作几年后有所懈怠放松的、没有持续贡献的,完全可能不再享有如今的薪酬待遇。”沪上一所名校的人事处处长介绍,复旦启动海归与本土人才的薪酬并轨,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据他所知,包括上海在内,国内很多高校在实施了多年的人才引进后,目前都在酝酿或设计新的人事制度。“不管是哪里拿的博士学位,学校要希望通过制度设计,为潜心学术者提供支持和保障,鼓励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积极性”。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女大学生出租大腿当广告位?男生弯腰扫码

2014-05-21 18:25阅读

西安2014年中招政策有四变 择校生比例降至10%

2014-05-21 12:46阅读

郴州小学生迟到被老师打掉牙齿 校方回应称误会

2014-05-20 12:53阅读

“更难就业季”就业不难 90后毕业生爱玩“闪离”

2014-05-19 10:48阅读

浙大办228对校友集体婚礼 校方赠“钻戒”祝福新人

2014-05-18 08:44阅读

市二保系列活动“我和兔子一起长大”取得共赢效果

2014-05-16 14:12阅读

陕西石泉21名学生饭后肚子疼 警方排除人为投毒

2014-05-15 12:4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