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
小学四年级男生 习惯性偷拿同学零钱文具
去年的一天,在学校开学收伙食费时,小学四年级的男生小宇悄悄将同桌的钱放在了自己的小书包中。他自己的伙食费也没有上交,并坚持对老师称父母并没有给自己钱。其实,小宇用这些钱买了自己喜欢的零食和玩具。而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偷拿同学的财物,小宇已被多次发现偷拿同学的小文具、零钱等。
“这不是单纯的品德问题,”负责辅导小宇的心理老师了解到,小宇有个心结。曾溺爱小宇的父母又生了弟弟,小宇觉得,父母的爱全转移给了弟弟。“他觉得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于是通过不停偷拿财物来自己满足自己,逐渐形成习惯。”老师通过让小宇绘画出父母对自己的好,解开小宇心结。一个月后,小宇终于做到能独立带钱交给老师,并不再偷拿财物。
案例5
高一女生爱划手臂
高一的小月经常情绪失控。急躁时,她会用十指抠凳子腿,抠到手指鲜血直流,还会狠抓自己的手臂,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特别心慌”,小月告诉心理老师,自己自从中考前产生心慌的情绪后,就时常会失控。“小月的行为就是情绪压抑到极致的表现,”心理老师称,小月年幼时曾被大孩子用花盘砸头,心中留下阴影,情绪一直没有释放出来,之后,只要遇到学习压力过大或其他压力时,小月便会有严重的负面情绪难以释放。
家长的误区
娃娃打架、盗窃等表现出的许多问题,若单纯当做品行、德育问题进行处理和定性,忽视了其心理健康,反而会对娃娃的心理产生更负面的影响。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