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大学生进农村小学后……高学历教不好农村娃?(2)

2014-03-27 12:39  光明日报

陕西西乡县骆家坝镇九年制学校办公室内,入职刚一年的特岗教师任智兵正在批改作业。刚开始工作时,任智兵曾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来适应乡村教育和生活。 光明网记者 邱晓琴摄

日前记者在采访湖北、陕西两地数所小学时发现,一些拥有高学历、高资格证的大学生在进入农村小学后,却因教学方法、生活方式的不适应,遭遇“水土不服”。

随着“资教行动”与“特岗教师”的实施,成千上万大学生扩充了老少边穷地区教育师资力量。那里的小学生们开始有了英语课和计算机课,他们正逐渐与城市的孩子同步,更多地接触外面世界。

然而,日前记者在采访湖北、陕西两地数所小学时发现,一些拥有高学历、高级别资格证的大学生在进入农村小学后,却因教学方法、生活方式的不适应,遭遇“水土不服”。

“资格太高,乡村学生适应不了”

近日,记者随公益组织探访陕西省西乡县,这里被称为中国最美茶乡,虽然还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但昔日四处灌风、墙壁斑驳的教室被崭新的校舍替代,孩子手中的布兜也变成了肩上漂亮的书包,他们还吃上了免费午餐……

学校条件改善了不少,但当地多位校长表示,最需要的,还是素质高、适应力强的老师。

据了解,近年来陆续有大学生来到西乡,成为这里的乡村老师。但面对这些高知识结构年轻教师的加入,校长们在欢迎的同时,对年轻教师的高级别,心里多少也有些“发愁”。

这些小学校长所说的级别,是指教师资格证级别。

他所在的学校,近年来分配的几位大学生老师,都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显现出教学方法单调,与学生缺少互动,面对调皮学生束手无策等问题。

多位校长认为,大学生老师拿的都是高级别资格证书,他们的知识结构很全面,但教学方法不当、教学经验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再加上很多年轻老师不能很快适应乡村生活,工作和生活上出现“水土不服”问题。

数百公里之外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退休乡村老师孙德梅也有同感。

“越小的孩子越难教!”孙德梅说,自己任教30年,曾教过高中、初中、小学,退休前还教了两年的学前班。

她说,初、高中学生已经形成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学方法相对简单,甚至可以通过快速教学灌输知识。而小学、幼儿园的孩子处于启蒙阶段,灌输的方式完全行不通,需要在娱乐中学习,老师要有更多的技巧和耐心。而这些,年轻的大学生老师难以坚持和摸索。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亲热时被嘲笑“年纪轻轻就不行” 男子怒杀情人

2014-03-27 10:40阅读

夫妻因家人干涉“被”离婚 思念不断50年后再续缘

2014-03-26 17:24阅读

陕西学生高考坐错位置被记0分 家长起诉招生办

2014-03-26 10:03阅读

陕西体育类考生4月13日报名 男女身高有要求

2014-03-24 11:14阅读

配偶最佳年龄差:佳偶天成 老夫少妻模式盲目拷贝

2014-03-24 10:31阅读

土耳其留学生吐槽汉语6级考试太难:成绩惨不忍睹

2014-03-23 12:11阅读

陕西省高校获批6个国家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4-03-22 10:5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