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内地高校学子对待压岁钱渐趋理性 注重用有所值

2014-02-14 11:41  中国新闻网

“今年我一共拿到了两千多块钱红包,打算买辅导资料为考证做准备。”打游戏、聚餐、购物……刚刚返校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刘倦告诉记者,以前自己的压岁钱都是这样“蒸发”掉的,今年她决定用压岁钱为新学期“镀金”。

每年春节,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寓意“压住邪祟”。但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开始出现比拼压岁钱、乱花压岁钱的现象。

刘倦表示,这几年拿的压岁钱比以前多,但她不再是盲目乱花。“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小了,得学着把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

“我希望压岁钱能用有所值。”刘倦的话道出了当下很多大学生对压岁钱的新态度。进入大学、已经成年的90后拿到压岁钱后不再盲目地用于物质享受,不管是投资还是购物,他们都在考虑如何花得更划算、更有价值。

城市高生活成本也是促使部分大学生理性花费压岁钱的原因之一。

籍贯湖南衡阳、在武汉大学就读大二的女生罗婷打算用理财的方式让红包“变厚”,“以前我都把压岁钱存到银行,但今年我打算存入余额宝,每天都能看到收益。”罗婷说,武汉的物价比老家衡阳高,希望通过这种理财方式缓解生活成本高的压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肖奇才今年就读大三,与许多同龄人不同,早已“告别”压岁钱。上大学后,肖奇才开始边读书边打工。“自己赚钱后更加能体会父母的不易,已经成年也不好意思再拿父母的辛苦钱。”

最近,肖奇才开了一个面向小学生的轮滑培训班。他笑着说:“希望自己明年能给父母发红包。”

专家表示,就业形势严峻、家庭及学校环境因素影响是造成目前高校生花钱渐趋理性的主要原因。社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就业压力,以及社会、家长、老师对高校学生金钱观、消费观的引导都让他们在花钱时有所考量,更趋理性。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教育局:提高素质考试在中考总分中占比

2014-02-14 09:29阅读

高二女孩疑心自己得不治之症 怕连累家人离家出走

2014-02-13 17:16阅读

陕西省财政教育投入工作再获国家奖励

2014-02-13 09:32阅读

家长称麻将是国粹 让孩子打麻将是在开发智力

2014-02-12 15:15阅读

面对“小升初”新政 家长的期盼和建议

2014-02-11 16:44阅读

2米高女孩跟男友回家过节 准公婆拆门迎接

2014-02-10 16:15阅读

西安教育局:中小学教师不得有偿参与培训讲座

2014-02-10 10:4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