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中科院院士遭学生实名举报:再无半点师生情分(2)

2014-01-08 17:36  中国新闻网

王正敏

王正敏

王宇澄

王宇澄

作为中科院院士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王正敏曾是学生王宇澄的偶像。然而,随着一沓厚厚的举报材料被递交,这对曾经的师徒,如今已成互相口中的“陌生人”。

1月3日,王正敏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举行的情况通报会上,就同单位医生王宇澄举报自己专著抄袭、论文注水、申请中科院院士材料造假等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记者于1月4日在上海分别采访了事件当事人――被学生举报的导师王正敏及举报导师的学生王宇澄。采访中,两人就“学术造假”的诸多矛盾点进行了回应。而对于彼此的态度,他们都表示再无半点师生情分。不论学术上的定论如何,这对曾经关系亲密的师徒,在4年的时间里,从举报、指责到回应,战火愈演愈烈。

中科院7日回应称,正在了解相关情况,将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处理此事。院士如有违背相关行为准则,经查实后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最高将可能被撤销院士称号。

学生讲述而立之年考上偶像的研究生

1999年,已经31岁的王宇澄,从南京鼓楼医院辞职,考上了王正敏的研究生。“我一直希望继续搞科研,他在学术界拥有很高声望,是我的偶像。”回忆起当年成为王正敏学生时的情形,王宇澄仍难掩激动之情。

然而,由于身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科主任职务的王正敏忙于手术和会议,王宇澄几乎是从2003年才开始接触到导师,而“不苟言笑,严肃认真”是导师留给他的第一印象。

王宇澄说,自己没想到,导师很快就主动请他当秘书,负责协助日常工作。大到做各种课题、总结学科建设材料;小到买机票、办签证都是他一个人做。

2003年,王正敏开始写作自己的第三本专著《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紧接着,他又开始为申请中科院院士做准备。这成为了当时最紧要的两项工作。

王宇澄回忆,2004年底,出书工作到了最后关键时期,导师增选院士也迫在眉睫。为了方便工作,王正敏将自己的一间办公室腾出来给王宇澄使用。由于准备相关材料任务量大,王宇澄说自己常常工作到半夜。

接着,推荐王正敏的院士中有人过世了,推荐人不足。王宇澄便通过自己的亲属为导师找到两名推荐人。最终,有7名院士对王正敏教授进行推荐。

2005年12月,增选院士名单公布,王正敏当选,成为医院唯一一位院士。

王宇澄说:“2009年我帮他制作简历,当时他让我划掉他简历里博士学位几个字,我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他说简练一点。后来我在网上查的时候发现方舟子在《新语丝》上曾举报过他博士学位造假的事,我就开始去查他的相关情况。发现他的博士学位是假的。2010年8月,我向医院党组织反映他书抄袭的情况。2012年2月,我又向复旦大学举报了他学位造假和论文材料的事。随后向中科院举报。接下来,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我分别向纪委和教育部多次举报,直到2013年8月9日,上海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得出调查结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陕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期完成 着力缓解“入园难入园贵”

2014-01-08 15:53阅读

2014公务员笔试成绩今公布 分数线倾斜基层职位

2014-01-08 09:43阅读

华中科大图书馆挂“哈佛校训” 语法“惨不忍睹”

2014-01-07 17:14阅读

2014年陕西省“春笋计划”将在省级示范高中全面实施

2014-01-07 08:51阅读

援助就业困难人员 陕西省将建立岗位信息库

2014-01-06 10:23阅读

最帅高数老师何许人也?男女学生“通杀”网友:不挂科组团听课

2014-01-05 10:28阅读

美女博士实验照走红海量私照曝光 征男友回家过年

2014-01-04 08:4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