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和其他同学没多大区别
不过,在厦门的中学和大学里,这十余个外号仅有两个被普及,那就是学霸和学渣。
厦门一中高三学生黄越冬就是同学们眼中当之无愧的学霸。首先,他是学校团委组织部部长,平时要干的活儿挺多,另外,他每周还要拨出一大部分时间用来跑步、打球、弹琴。最牛的是,他的学习成绩一般都能在年段前五,今年还因为参加化学奥赛获奖,提前跟清华签了约。
黄越冬也觉得,自己这样的状态应该能算得上是个学霸。“学霸吧,就是很努力,很会安排时间,然后为了一个目标能奋不顾身去冲的人。”在他的认识里,学霸和其他学生并没有太大区别,“比如我平时遇到不懂的题也要向其他同学请教,大家都是相互帮助”。
他说,高三班里对学霸的讨论并不多,只是“偶尔会开玩笑说一说罢了”。
大学对学霸评判标准相对低
听了黄越冬对学霸的理解,再到大学走走,会发现和高中生对学霸的判定标准相比,大学生的标准有时候要相对低一些。
厦门理工学院大一学生苏宇婷最近就经常听到学霸和学渣这两个词,至于其他的几个外号,就比较陌生了。苏宇婷说,平时课余时间如果看见有同学在自习或者上图书馆,他们就会开玩笑说:“学霸又在刻苦了!”
最近临近期末,许多高校的自习室天天爆满。表面上似乎突然间多了一大批所谓的学霸,但实际上,这些临时抱佛脚的同学往往被视为学渣。
苏宇婷“自黑”说,她也要把自己归为学渣,因为比起高中,她的大学还是不够努力。
此外,在许多大学里还经常能听到对学霸的调侃,比如“现在的学霸当初为什么会跟我们考进同一所学校”等。当然,那些拿奖学金的更是一定会被称为学霸的人啦。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