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状态越是老师、家长关注的重点。最近,学生网友改编的歌曲《学霸去哪儿》走红,人人网上出现了根据成绩给学生划分的学霸、学渣等十余个外号,“学霸”“学渣”似乎正当道。
在厦门的学校中,“学霸”和“学渣”又都是什么样的呢?
学霸学渣成学生调侃新内容
学魔、学神(学帝)、学霸、学痞(学屌)、学民、学弱、学渣、学残、学沫、学水……这些就是近来在网上流传的外号,它们是根据学习成绩给学生划分出来的十余个等级。
简单点说,如果单看成绩,那么学霸、学民、学渣分别代表成绩的上、中、下层。其中,学霸领衔的成绩“上层”学生往往是其他同学膜拜甚至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往细里看,“上层”中的学魔、学神、学霸之间还存在细微差异,比如学魔偏指对学习走火入魔的人,不做题会死掉;学神是不食人间烟火,天天游走在高难度练习册中却依然风华正茂的人;学霸则指隐匿在人间有头脑的高智商人物,社交范围广泛,融合契合度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高端大气上档次。
有说法认为,这些外号已成为“民间共识”,是学生间自嘲或调侃的新内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