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学子正在智能收发站取包裹。丁姗 供图
一年一度的“双11”已成为网购狂欢节。在线上出现惊人销售业绩的同时,线下也产生了上亿个包裹。
伴随着大学生这支网购主力军网上血拼后涌向大学校园的,是每天成千上万个快递包裹。出于校园管理和安全方面的考虑,不少高校都作出规定,禁止快递员入校送货,因此,大门外堆积如山的包裹、在地摊中“大海捞针”般寻找包裹的学生几乎已成为一些校园的门口一景。面对快递“围城”,高校又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高校:必须面对的“围城”
最近,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大三学生陈靖东发现了学校的新变化,原本校门外每天乱糟糟的快递包裹“大聚会”渐渐不见了踪影。而同学热议的“24小时智能收发站”更是让他产生了好奇。难道就是它解决了门口的脏乱差?为了“尝鲜”,他特地自告奋勇帮同学去取快递。“我就是想亲眼看看被同学评价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收发站究竟智能在哪里?
“24小时智能收发站”是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二期收发室推出的一项新服务,学生能够进行24小时的自助式的包裹收发。而这项服务的矛头正是直指高校快递包裹的投递难和收件难。
说起建立“24小时智能收发站”的原因,苏大后勤管理处副处长王凤英介绍,过去每到中午和傍晚,学校门口总是会有很多快递员来收、发快递包裹,挤满了学生,而这个时间往往又是人流高峰期,所以很容易造成交通上的拥堵。而且有人乱扔包裹单和快递包装,不但让校门口变得脏乱,个人信息安全也不容易得到保护。
自从8月底以来,“24小时智能收发站”就开始了试运行,并且赶在了“双11”到来前正式启用。此后,苏大将逐步不再允许快递公司在校门口设摊收、发快递,而是鼓励他们进入智能收发站。
常年在苏大独墅湖校区二期东门执勤的保安李师傅对门口快递“摆地摊”关注多年,也看到过不少因为丢失或拿错快递引起的纠纷。他笑着说:“现在用智能收发室统一管理起来,不但学生的东西安全了,校园门口的形象也好起来了,更不会拥堵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