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招生考试季”即将来临的前夕,昨天下午,香港城市大学招生工作人员在南师附中举办了一场招生宣讲会,吸引了上百学生、家长去了解情况。
据了解,港城大的招生是放在高招统一录取的提前批次,虽然不影响第一批次的录取,但参加自主招生被提前签约的学生,档案将被考试院“锁定”,无法再报考港大。这让一些对港大感兴趣的学生及家长有些纠结。
招生计划15-16人 实际录取线在本一线上45分左右
宣讲会由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程星博士亲自主持,程博士介绍,每年该校在江苏的招生计划在15-16人左右。
入学基本要求是:必须参加2014年高考,高考原始成绩(不含任何加分)必须达到本科第一批次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并且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报考人文社会科学院及法律学院的考生英语在130以上;选修科目物理或历史要达到A+,另一门为A。
考生可以在高招提前批次报考香港城市大学,该校录取批次与部队院校、小语种专业属于同一批,不影响一批次的录取。“录取时,我们是按照学生的高考成绩,由高到低录取的”,程星博士说,只要成绩过线就可以录取,不组织面试。从往年情况看,实际录取的都是本一线上45分的学生。
内地高校大规模自主招生 港校压力很大
香港城市大学等港校在内地招生已有好多年,“提前批次录取,不影响考生报考内地重点大学”一直是港大招生的优势所在,但近几年随着内地高校自主招生力度加大,让港大不得不增添了忧患意识。
有家长提出,为何港大不搞自主招生?程星博士表示:“我们当然是愿意自主招生的,如果搞自主招生,只要在北上广、江苏、江浙几个教育发达地区,就能招满学生,并且生源质量肯定很好。”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港大要在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这么大范围的招生,只有通过高考才更加高效、公平。
“不过大范围的招生对我们来说,也有好处。”程星说,好处在于招到了全国各地的学生,有利于港大生源的多元化,促进各地学生交流,这也是学校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
港校不搞自主招生,最担心的就是内地高校大规模的自主招生抢走了港校的生源。从港校录取条件来看,的确与自主招生的生源有较高的重合度。
在昨天的宣讲会现场,就有好几位家长提出这个问题:“我们想试试报考港大,但自主招生也不能轻易放弃,毕竟在高考中能有几十分的优惠。”而且自主招生时间在前,如果孩子取得自主招生的签约机会,势必要提前签约,就等不到报考港大了。对此,港大也很无奈,只能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吸引考生报考。在香港城市大学昨天印发给家长的“招生简章”中,就重点强调了该校在全球最佳大学中排名第104位,在亚洲最佳大学中,排名第12位。
设置“状元奖学金” 但并非“眼里只有状元”
港大的费用较高,为了鼓励和吸引内地优秀生报考,设立了奖学金。香港城市大学的“入门奖学金”类别有:状元奖学金,学费全免奖学金,全国奥赛、国际竞赛获奖者奖学金。“状元”指的是全省高考的前三名。这些奖学金按考生高考成绩颁发并为期4年。
这样的奖学金“游戏规则”也引来质疑之声:招生取向上强调个性、能力与素质的港大,为何也如此看重高考高分获得者?为何也加入“高考掐尖”的队伍?
对此,程星博士开玩笑说:“我们也是大俗人,不能免俗。”玩笑过后,他认真表示:“其实我们并不真的在乎状元。”状元、全国奥赛获奖者,表明他们某一方面有专长,也是港城大欢迎的学生,但港城大并不只盯着一类学生,而是欢迎各种各样专长的学生。限于招生方式,既然在高考统招序列里面招生,能追求的也只有“高分考生”。
不同于其他高校的是,港大对英语的要求比较高,有家长担心孩子英语水平不够,到了港大不能适应。程星博士表示:“这方面家长有误解,其实香港的学生英语水平并不比内地学生好到哪儿去。只是他们听说能力强一些,内地学生只要适应3个月,一般都能很快融入。”他还说,内地学生在港城大普遍学业优良,排名都在前20%。(郝也)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