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公办教师轮岗、全国统考科目减少……教育改革动真格(2)

2013-11-19 17:10  人民日报

制图:张芳曼

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公布。其中,第42条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这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之举。

从“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到“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再到“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决定》的一些新提法和新举措令人感到振奋。本报记者对话教育界人士,探讨《决定》对中国教育的意义、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编 者

“县聘校用”和“学区制”,让教师流动起来

“《决定》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也体现了党中央对加快解决教育难题的决心勇气。”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认为,《决定》中有不少创新提法,如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从表面上看,都是一些‘小问题’,却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问题,甚至是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和‘顽症’。”在他看来,《决定》突出了教育领域中关键环节的改革,更加具体,更加具有针对性,突出了改革的民生导向,让大家看到改革的希望。

“择校热”是长期困扰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难题,尽管一些试验区采取了加强教师流动、优质资源校带动相对薄弱校、“一长掌两校”等做法,但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成效并不理想。在本次《决定》中,明确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对此,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解读:“教育公平是人们对教育的体感温度,教育公平就是要保障每一个人公平的发展权,这是促进社会流动、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让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从根本上要靠教育。” 杨银付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就要进一步保障教育机会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特殊群体平等受教育机会。同时,还要促进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领域,要建立“县聘校用”制度和“学区制”,为普遍建立教师交流制度提供体制保障,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育才中学召开文理学院学生实习工作总结会

2013-11-19 15:02阅读

拙劣表白蹉跎光阴 网友创作 "含蓄求爱体"

2013-11-19 09:34阅读

西安理工大举办首届校园模拟招聘赛

2013-11-18 17:05阅读

湖北调整2014年高考优录政策 烈士兄弟姐妹不再加20分

2013-11-17 08:37阅读

陕西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3年第5号预警

2013-11-15 18:04阅读

2013年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将于11月16日进行

2013-11-14 17:01阅读

看《爸爸去哪儿》学育儿经 如何做个好爸爸

2013-11-13 15:4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