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中高考改革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此次改革中,高考五科目除了数学分值没变外,其他四个科目的分值均有调整,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将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
而此前,各地高考改革方案也陆续披露。山东从2014年起,英语等外语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考生外语听力成绩将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听力成绩记入考生电子档案;江苏有意尝试实行英语“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计形式计入高考成绩;上海则在酝酿由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最终取代高考的改革,为增加区分度,将在语文、数学两个科目的学业考中增设“加试题”,英语学科不设“加试题”。
各地新一轮高考改革都不约而同以英语改革作为“突破口”,而在这之前,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微博上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救救汉语!”母语没学好真的是外语的错吗?
语文成了“小三子”
此次大幅度提升语文学科在中考和高考试卷中的分数权重,北京市教委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加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注重语文试题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
“希望通过高考指挥棒来矫正英语学习过热的社会现象,应该是北京市教委意图之一。”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特级教师马骉说。
有老师做了统计,上海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12年间,语文和英语课时数比例为4∶3,其中在中学阶段两者所占课时、学分完全相同,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与母语学习已不分上下,而在学龄前和大学,大家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更远远高于母语学习。
“语文学科在中小学的‘沦落’是到了该警醒的时候了。”上海市上海市第十中学副校长任其斌说,“语文虽然在三门主课中排在第一,但实际上早已落到了‘小三子’的地位,语文总能混个及格,而英语如果一放松,成绩就会滑坡,很多学生就会想,花这么多时间在语文做什么呢?”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