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平头、文化衫配短裤和人字拖,长相清秀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女大学生周雯晴是奶奶眼中的“经济适用型孙女”。
而在她的大学同学们眼中,她是真正的“兼职女王”。从高中毕业起,一到寒暑假,周雯晴就奔波在一个又一个兼职的路上,发传单、卖饮料、当服务员、话务员……上大学两年来,除了大一开学的那个月收到了父亲500元的生活费,她从未向家人伸过一次手。为了赚生活费,她已经两年大年三十没在家吃过团年饭了(晨报7月30日A12版有过简略报道)。目前,她正在姑妈家附近的一家大酒店做服务生。
上幼儿园时
最“怕”放学
四岁那年,周雯晴父母离异后,她一直在父亲身边生活。那时,父亲所在的厂子刚刚倒闭,他只好在外面踩麻木、做保洁,打些零工养活周雯晴。
上幼儿园时,周雯晴最“怕”的就是放学。看着别的小伙伴都被家人一个一个接走,她只能拿起小板凳,坐在门房里,眼巴巴地等着父亲的麻木停在门前,接她回家。在她印象中,自己几乎总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小朋友。
进了学前班,她就“解脱”了,因为可以不用等着父亲来接,自己一个人就能走回家。但有时她仍觉得很孤单,特别是下雨天,同学们都有家人举着伞、牵着手回家,她总是下意识地向四周张望一番后,便默默地把书包顶在头上,跑回家。每次看到孙女淋得像个“小落汤鸡”回来时,奶奶都心疼得不得了。
周雯晴的奶奶今年已经84岁了,虽然听力不太好,但一回忆起周雯晴小时候的那段日子,她就不停地说:“小时候生活困难的孩子,长大了会懂事些。”
上小学时,周雯晴穿的都是邻居送来的旧衣服。近几年,家中的几个姑妈生活环境有了改善,也对她提供了不少帮助,一家人的日子才稍微强一点了。
只要闲下来了,周雯晴就回奶奶家,帮老人扫地、擦窗子。说起这些,奶奶咯咯地笑了,“你看,她还用打工的钱给我买了个手机”。周雯晴说,自己总想着给奶奶买点营养品,但奶奶不让:你大学毕业后赚了钱再给我买。但看到奶奶的老手机坏了后,她还是忍不住花300元买了个老人专用手机。而她自己的手机是花600元在网上淘的“二手货”。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