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教育部:将通过多种方式核查就业率造假

2013-07-24 10:51  人民网

在高校毕业证发放、论文答辩与就业协议挂钩等压力下,大学毕业生想出各种花招来签就业协议以应付学校,“被就业”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对此,今天教育部学生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率造假,将会通过多种方式核查并处理。

此前,教育部多次重申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四不准”,并表示将开展就业签约和统计工作专项核查,认真审核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等材料,采取访谈毕业生、回访用人单位等方式进行严格核查,确保就业签约和就业统计数据的客观、准确。“四不准”即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一毕业就赶上最难就业季,而很多学校将就业协议和毕业证书挂钩,毕业生们也因此“压力山大”。为了顺利毕业、就业,一些大学生想出各种花招来签就业协议以应付学校——狠招:不签就业协议不发毕业证;妙招:开网店找公司“假就业”;土招:刻假公章“假装”就业;奇招:班干部帮舍友“被就业”;囧招:小超市“签”二十毕业生;绝招:百元网购假就业协议……

一些高校老师也透露,就业率造假现象在高校很普遍。“首先,高就业率可以获得政府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其次,可以扩大招生规模,获得更多的招生名额。如果就业率太低,就吸引不到人,学校就支撑不下去,排名也会靠后。”

2003年,教育部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低增幅”。

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规定高校的招生计划要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硬性挂钩。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记者林露)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高中考状元不提倡培优 家长言不敢效仿

2013-07-24 09:12阅读

西安市7月起专项治理教育乱收费行为 公布举报热线

2013-07-23 09:20阅读

顾念箕裘——警醒后人的守成箴言

2013-07-21 20:40阅读

西安市已建成各类道德讲堂1000余个

2013-07-15 16:41阅读

我省首封高考录取通知书送出 656分考生被西交大录取

2013-07-12 09:07阅读

夏天秀色当心致癌 指甲油口红粉底液要慎用

2013-07-07 08:38阅读

陕西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对蓝田县进行检查

2013-07-02 13: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