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教育网讯近日,国子学教育强势入驻武昌中南片区,定位中小学培优补习。在它进驻之前,中南作为著名的名校区,已被各类培优机构重重包围,在旁人看来已无“插足”之地。
名校周边成兵家必争之地
30余家培优机构扎堆中南
费清天是“90”后,为武汉一所高校在校学生。学习金融的费清天看中商机,在2010年成立了一所小型的培优机构。短短3年,费清天的机构面积从最初的57平米一路拓展到今天的1400余平米,“4次扩张的费用,都是自己在培优中挣的。”
中南片区是武昌著名的名校区,武汉小学、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十五中、梅苑学校都聚集于此,大大小小的培优机构就多达30余家。一头扎入“混战”的费清天却认定自己有羹可分。
费清天有着下江人特有的洞察力,他发现武汉的中小学生大有全民培优之势,名校学生培优率甚高,达到八成以上,有的学校已是“全员培优”:名校家长经济实力较强,更看重且更舍得为孩子的教育投入,“既然家长有这个需求,我就决定以高品质来吸引他们。”
“一对一”辅导渐成业态方向
家长担心课时费水涨船高
随着江城择校热的升温,各类培优机构的教学模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巨人教育一负责人坦言,“部分培优机构跟风而上,纷纷改造教室,主推‘一对一’的辅导。”
培优机构的争夺,加剧了家长们的紧张感。记者了解到,家长们对孩子升学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受身边家庭的影响,很多家长最终不得不跟风投钱让孩子补习、培优。一些家长甚至担心,“一对一”培优的潮流兴起后,业态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培优负担再次加重。
据记者了解,“一对一”培优兴起后,课时费已从最初的60元-80元,一路飙升至150元-280元不等。
高中考状元不提倡培优
多数家长坦言“不敢效仿”
采访中记者发现,每年的高考状元、中考优秀考生在介绍经验时都曾表明“不培优”,但这一经验并没有被其他家长接纳。
孩子就读武汉小学的田女士表示,状元都是“学习的料”,但一般的孩子不培优、不盯着学,将来进名校的机会就会少一些,她不敢拿关乎孩子前途的机会开玩笑。不过多年的培优经历让她变得精明了,在选择培优机构时,看重的就是孩子的成绩,成绩没有提高,立马就要换机构,甚至要求机构退钱。
一知情人士表示,尽管江城的培优市场能够同时养活两三百家大大小小的机构,但是竞争是惨烈的,为了生源,相当一部分机构不得不将大笔的收益投向中小学,“利诱”教师推荐。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