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求,结合校园体育运动规律,5月8日,西安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学科学合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体育与健康工作,预防和减少学生受伤。
分批分时分场地开展体育课和体育锻炼
当前全市中小学已陆续开学,小学1—3年级学生也将于5月11日开学。疫情防控期间,为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学生免疫力、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调整教学计划,分批次、分时段、分场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和体育锻炼;要将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切忌将校园体育活动“一刀切”式全部禁停。开学后,学校在控制好学生密度和人数的情况下,可适当组织体育社团活动,学校各运动队可分批次进行训练。
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
学生应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口罩佩戴应遵循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原则。老师授课时不需戴口罩,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
避免多个班级在同区域同时聚集上体育课
学校要合理选择教学场地,体育课、体育大课间活动应安排在室外运动场所进行。如无条件,所安排的运动场所要确保通风良好(有条件的学校建议增加机械通风设施),学校要避免多个班级在同一区域同一时间聚集上课。需要使用体育器材时,要尽量做到不交换使用,器材使用前后要科学消毒,严格操作流程。
学校在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或进行训练时,要保持学生不密集站队,间隔距离要保持1米以上;整体行进时建议采取一路纵队,前后距离建议在1米以上;如确需并排行进时,左右间隔建议在1米以上;体育教师、教练组织学生上课和训练时,学生前后左右间隔距离要达到1米以上。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