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澡出来,看到她娇弱的背影伏案写着什么,我问:“佩佩你怎么在我们宿舍?”她转过身来微笑着说:“我在改听写。”这才想起她下午放学的时候把没改完的听写塞在了我的包里,然后就去送孩子回家了。
已经快十二点了。过了好久,我收拾完东西,扑倒在床上,没一会儿眼睛就睁不开了,不知过了多久,当我游离在半梦半醒的空档里,我听到了佩佩温柔的声音:“我改完先走了,晚安。”我含糊应了一句就不醒人世。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和佩佩道早安,她的眼睛肿的厉害,我问她怎么了,她笑着揉了揉眼睛:“可能是睡得有点晚。”
上午,我俩一起在教室后面备课,改好的听写就放在桌边,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十几份听写她能改那么久:每一处错误底下都写了错误原因,每一份听写末尾都写了长长的一段评语,一笔一划,仔细地像刚刚上学的孩子。再抬起头望着佩佩认真的侧脸,两缕发丝垂在有些苍白的脸庞,眼皮依然肿着。她转向我,说:“静宜,我怎么这么瞌睡啊?”这傻姑娘,天天睡那么晚能不瞌睡么!
我好羡慕她的学生,因为孟佩佩就是我小时候一直向往的温和好看、认真负责的老师啊!
孩子们很调皮,所以大部分老师是唱黑脸的,佩佩不是,她从来没发过火,声音永远都是柔柔的软软的,一字一句,让人听完还想再听。她叫人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是像其他老师那样端庄地站在讲台上,她会站在孩子身旁,和孩子一起思考,组织答案,回答完她轻轻抚摸孩子的头,或拍拍孩子的背,本来没大有自信的孩子,有了老师的鼓励,回答问题的声音变得坚定有力。再调皮捣蛋的男孩上她课的时候都坐得板板整整,听得津津有味,课下他们会害羞地走到佩佩身边,胖胖的小脏手拉起佩佩的手,塞一块饼干塞一块糖,然后跑开,躲在同学身后笑得可满足了。女生们则围坐她身旁,拿起她的工作牌一遍又一遍轻声念着佩佩的名字,用小手梳理着佩佩的长发,微风吹过,孩子和佩佩的发丝荡在一起,笑声交融,飘出窗外,弥漫在空气里。
好多人质疑,我们这些大学生,自己还是个孩子,到底能教给孩子什么呢!佩佩自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训练,从教育学的角度上她并不知道什么和孩子沟通的技巧,但她懂得将人心连在一起的密钥——真诚。和佩佩聊天的时候她说:“我不知道能给他们带去什么收获,我只想陪陪他们。”孩子们最终收获什么,完全取决于你付出了什么。
苏霍姆林斯认为儿童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佩佩对孩子的一片真心,化成颗颗爱与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发芽,长大。作者:牟静宜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