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华商报报道的小饭桌管理“西电模式”得到广泛关注,那么西安各区小饭桌的管理情况如何?有哪些成功经验和管理困惑?“西电模式”的推广可行性有多大?华商报记者进行了调查了解。
雁塔区:将公示全区小饭桌
雁塔区已备案小饭桌253家,实行街办备案制,雁塔区食药监局对托管班的餐饮环节进行监管。
雁塔区食药监局综合协调应急科科长马勇介绍,小饭桌动态发展变化较大,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排查,他们在每个社区都有食药监协管员,这些协管员对社区情况比较了解。对于已备案的小饭桌,每年开学前一周和开学后会在学校进行公示,同时街办也会在社区和村子里进行公示。
马勇说,随后他们还会对小饭桌进行逐个登记排查,将最新情况在区政府网站上公示,同时公布举报电话,鼓励市民举报投诉。他们认为,电子城食药监所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推出的“西电模式”很值得借鉴,他们会总结“西电模式”的经验,并加以提升,形成固定模式在全区推广实行。
未央区:已登记备案小饭桌176家
未央区目前已摸底的有229家小饭桌,已登记备案的有176家,其他53家正在进行备案。
未央区食药监局食品稽查队队长伍斌利介绍,未央区学校比较分散,所以小饭桌也大都分散在学校附近小区内,他们一直在摸排这些小饭桌的情况。由于目前针对小饭桌还没有统一的证照,所以参考其他小餐饮的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小饭桌发放“四小登记牌”,要求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公示。对于已备案小饭桌名录,一般会在学校进行公示。
“管理最大的难点就是进门难。”伍斌利说,小饭桌大都属于居家式的,举办者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小饭桌条件简陋,很多人又不太配合监管。对此他们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他们规范管理、安全操作。伍斌利称,“西电模式”虽然很好,但也有其局限性,在一些大型厂矿、企业、大学可能比较好推广,但分散式的很难直接复制。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