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川师大“旗袍哥”做定制旗袍 为创业吃俩月老干妈(3)

2015-01-15 15:30  华西都市报

打工攒创业资金

吃了两月老干妈配米饭

进入大学,父母对罗阳的生活费管得有点紧,他一直希望能够尽早经济独立。同寝室的同学开起了摄影工作室,罗阳就觉得,自己也应该干点什么,他想到了旗袍。罗阳对旗袍的兴趣源于自己的亲戚。亲戚家就开了一家旗袍店,高中时,他一有时间就往店里跑,帮忙看店、接待顾客、剪裁衣料,到后来看得久了,他就已经可以上手制衣了,而自己大学又是学的服装设计专业,缝制旗袍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大二下学期,罗阳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简单装修了一下,就开始了自己的“裁缝生涯”。从旧市场淘来脚踩式缝纫机,买来布料,做了十几套“海式”旗袍,在微博和朋友圈发了些照片,就算是开业了。开业总共花了罗阳3万块钱,其中,一万是他跟爸爸借的,另外两万是他大一大二时做兼职赚的。

创业并没有罗阳想象的那么顺利,因为没有经验,他只在微博和朋友圈做了一些推广,从2013年3月到2014年1月,整整9个多月的时间,他没有接到一单生意。那段时间成了他最艰难的日子,没有钱,他甚至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完全靠老干妈配白米饭过日子。

月盈利3-5万元

跟老裁缝学做慈禧凤袍

直到2014年1月,市民黄小姐在微博上看到了罗阳的旗袍样式,非常喜欢,连着订做了两件。第一单生意,罗阳赚了2000块钱。黄小姐又推荐了自己的家人朋友,然后通过口口相传,罗阳的订单一下子就多起来了,到现在,他的月盈利已经能够稳定在3—5万元。

随着生意的好转,罗阳开始钻研起如何能够精进自己的手艺了。“一有时间就回到亲戚的铺子里,多跟顾客打交道,多量体形,了解最新的市场动态。”

后来,罗阳开始接触到“京派”旗袍。罗阳说,以前自己做的“海派”旗袍比较简洁,把身材勾勒出来就行,而“京派”旗袍工艺细致,为“大襟”,需要包边、镶边,布料用料较多,对制衣者的手艺要求也更高。“我一直想找个会做的师傅跟着学,但是四川很少有人做。”后来,亲戚给罗阳推荐了一位在春熙路附近开店的老师傅。可是老师傅不愿收徒弟了,但是允许罗阳在一旁看,能学到多少就多少。“当时学的包边、镶边和绣边,手工的活一定要很精致,所以只能一遍遍地练。”一个多月的时间,罗阳每天就拿着针在店铺里一遍遍地练习。罗阳说,自己学的“镶”和“滚”的手艺,最有名的是慈禧太后的“十八镶滚”的凤袍,“镶会,滚会,难的就是如何把这两个结合到一块,而且做得好看。”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陕西建立社区发案情况“红黑榜”清单制度

2015-01-15 11:40阅读

杭州鼓励高校毕业生网络创业 符合条件一次性补助5000元

2015-01-15 09:32阅读

少年做出人工闪电装置 被牛津大学预录取

2015-01-14 16:44阅读

西安市老年人优待证服务点增至6个 年满65周岁老人均可办理

2015-01-13 16:30阅读

“国考”第一关成绩公布 网友称工资低是“围城”

2015-01-13 09:40阅读

校企合作,政府该做啥不该做啥

2015-01-12 12:09阅读

90后专科小伙研发履带式机器人底盘 卖到了国外高校

2015-01-11 09:0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