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独家解读:首套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突出地区特色文化(3)

2015-01-12 12:02  凤凰网

凤凰教育:此版教材根据各地省情文化编著,编审中心的专家是统一的还是各地的文化学者?

张健:编著团队是北京的文史研究专家,但是在编著过程中也听取了地区的意见。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这批教材还要再送往各地的省教育厅审稿,最后才能出版。

凤凰教育:编著此版教材想对青少年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张健:我们希望通过这版传统文化教材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我们提出了“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我们希望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人格的培养、熏陶作用,使青少年明白“仁义礼智信”的中华美德。

二是教材中包含了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知识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内容介绍不但能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能对孩子们的艺术审美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

凤凰教育:您提出传统文化不只是包括国学经典,还包括民俗文化和民族艺术,那么这三块内容如何在教材中体现,三者的比重怎么安排?

张健:民俗文化和民族艺术各占50%吧,主要是介绍一些当地的书法、绘画、民曲、民居建筑等,还包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介绍,可以使孩子们了解、热爱继而传承这些艺术形式。例如,北京的景泰蓝瓷器,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表现形态非常优美,这是我们历史上伟大的艺术表现形式。

国学部分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蒙学、传统诗词、儒家文化和百家思想争鸣。

蒙学主要是《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这些蒙童读物,适用于低年级孩子的教学。传统诗词部分主要是《声律启蒙》,希望孩子们了解语言音韵的美感。儒家文化部分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主要介绍儒家思想的美德。百家思想争鸣部分新增加了《孙子兵法》,我们认为《孙子兵法》不只是一本兵书,还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里边讲到的战争行为艺术和思维模式非常值得孩子们学习。

同时,传统文化并不只限于儒家文化,还包括道家、法家等等。儒家的做人道理和道家的做事哲学应该统一起来,而不是片面和分离的。

凤凰教育:教材出版后,如何保证不流于形式,真正使孩子们学好传统文化这门课呢?课时如何保证?

张健: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希望传统文化课程能作为独立课程进入课堂,希望每周保证一个独立的课时。但是这涉及到师资力量的问题,没有优秀的教师,就不能改变目前传统文化学习只是简单诵读的问题。另外,教材经过省教育厅审订之后才能进入财政支付范围,这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由于经济利益,部分地区还存在着教材地区保护主义,这其实是资源浪费,我们课题组在国家课题中心领导下,已经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进行了十年的调研,我们希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真正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心中,而不只是一纸空文。

凤凰教育:各地的省情文化中,请您介绍某一地方的编著详情。每个地方的风俗文化都有很多,在编著教材的时候,如何取舍?

张健:我们有一个统一的结构规划。 比如,一年级的课程主要介绍历史、朝代、著名人物等,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孩子们爱上传统文化课程。二年级的课程主要是介绍民俗文化,比如北京的庙会,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三、四年级的课程主要介绍一些文学名著、建筑文化等。比如北京的胡同文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英高中禁止学生在考试中单独如厕 厕门应大开

2015-01-12 10:03阅读

90后专科小伙研发履带式机器人底盘 卖到了国外高校

2015-01-11 09:09阅读

西安出租车涨价或已成定局 运价拟与天然气价联动

2015-01-10 11:53阅读

西安市学校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召开区县后勤工作会议

2015-01-09 15:01阅读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放飞梦想 镌刻未来”高2012级成人仪式隆重举行

2015-01-08 17:06阅读

就业率超本科高职生吃香 学校设“订单班”

2015-01-08 11:3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