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各有各的“学习经”
王英之杰:酷爱实验室里的生活
一看到王英之杰的名字,很多人都觉得很特别,王英之杰笑着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自己的名字其实寄托了家人的期待,因为姓王的人太多,而妈妈和外婆名字里都有个英,家人希望自己更杰出,所以就起了这样一个颇为特别的四字名。
王英之杰告诉记者,自己其实早在初中的时候就发现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高中,我参与的植物组织培养选修课程无疑让我真正了解并喜欢上了实验室里的生活。与普通生物课本上重复已设计好的实验不同,在这门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植物组织培养的生物学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而后分组自行设计并进行试验。我觉得在高中阶段有这种科学研究过程的雏形,是难能可贵的经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英之杰的奶奶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糖尿病专家,而奶奶对王英之杰的兴趣影响很大。“我发现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新兴发展起来的以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为基础的生物工程和合成生物学。
崔珈铭:颠覆“女生不适合学数学”
说起崔珈铭,不少南外学生都称之为真正的学霸,就连“好搭档”王英之杰都忍不住膜拜地说:“她成绩真得非常好,那时候在我们班每次都能考第一,成绩单上全是优,漂亮得很。”
崔珈铭告诉记者,刚刚来到南外的时候很不适应。没有了以考试分数为标准的体系,让她这个看起来似乎“只会考试”的学生有点无所适从。“我想我的成绩之所以会考试,其实说到底是因为我真的对学习感兴趣。我很喜欢上课,因为老师在课上会讲有趣的知识,所以上课的时候我很认真。另外,对于数学这个学科我也特别喜欢,我会想一个定理的来龙去脉,会拓展很多,还喜欢在生活中去用数学解决问题。比如今年我做了一个项目,研究城市交通里的OD矩阵,就表示一个交通区域内交通出行交换量,即单位时间内从起点到终点的车的数量,通过这种能够对城市交通的智能系统进行优化。”
崔珈铭逐渐从怀疑中逐渐坚定了要为自己做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她最终决定要出国、申请Wellesley College这样一个她喜欢的学校。
他们也都是理科学霸
江湾:用数学解决金融问题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3)班的江湾以优秀的学业成绩和突出的数学研究热情,获得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对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具有强烈的热情。”江湾告诉记者,高一时自己出于好奇参加了南外的金融社。“高二去美国交流时,我自主探究了用数学解决实际经济金融问题。”
梅禹萱:一家子都围绕“工程”转
高三(3)班的梅禹萱作出出国留学的决定,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有些晚了,可依然得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应用科学学院的青睐。
小梅说,自己虽然是女生,但是一直想学工程。“我的家庭中,父母,祖父母,以及一些其他亲戚,都做着与工程有关的工作。工程师家庭的背景培养了我严谨认真的性格,成绩一直位于前列。”
张润中:爱到大学实验室做实验
高三(1)班的张润中是个不折不扣的理科男,他目前已经收到了加州理工大学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
“我经常会去做物理实验,比如在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实验室跟着南京大学的教授做过一些材料科学的实验,了解了目前世界前沿的物理学成果,开阔眼界。
卢可晗:高一暑假全在忙物理
和好搭档张润中一样,卢可晗也是一个理科型学霸,目前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努力是卢可晗的成功秘诀之一,为了参加美国一项高难度物理竞赛,“我下定决心从参加传统物理竞赛开始。高一升高二暑假两个月几乎什么事也没干,就在补课,刷题,看书。为参加各种物理活动打下了基础。”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