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考研季。每年9月份过后,就是大四莘莘学子背水一战,努力考研的节奏。那么,对于考研,学生都是怎么看的?报考研班的学生是占据多数还是少数?报名的钱是从哪儿来?“斥巨资”考研对考试的效果到底如何?昨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打酱油”学生居多
12月8日,记者来到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四学生李博同学正在教室里和其他学生一样认真复习。“现在除了备战考研,再没有进行其他的事情。考研确实挺累的,真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到考研教室,中途还要去辅导班的教室,晚上再上个自习,等到回到宿舍差不多就是晚上10点多了。”另外,李博同学说,他一直都想着考研,虽然知道每年考研人数巨多,但还是想试一下。
李博说,周围很多同学也跟他一样:“我们周围也有很多同学参加考研,但是差不多都是一个目的,就是试着考一下,考上更好,考不上就找工作。”他说,更多的人也就是“打个酱油”。
记者在陕西师范大学老校区图书馆内看到坐满了考研复习生,发现有多一半考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研究生考试。“大四了,反正我现在也没事干,就报班参加考研呗。一个就是想着碰碰运气,另外一个就是给自己找点事干,算是大学里面的最后一件事情了。”陕西师范大学大四学生刘娇想报本校研究生,“外面工作不太好找,尤其是现在本科生工资又低。想着要是考上研究生的话,可以当个老师什么的,对于女孩子来说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